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9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4篇
能源动力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的热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集热器线性热损失模型,建立了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了热经济分析.研究在给定供热率和初投资的约束条件下,以系统的供热系数COHF,作为热经济性目标函数,得出了在目标函数取最大时系统最佳的运行性能系数和设计参数.同时还研究了初投资对系统运行以及设计参数的影响,得出了对应给定供热率系统的最佳初投资及其相应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22.
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相变蓄热供暖系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韩宗伟  郑茂余  刘威  王芳 《太阳能学报》2006,27(12):1214-1218
介绍了一种节能环保的供暖方式—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相变蓄热供暖实验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主要运行模式,并应用该系统在严寒地区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分析系统在不同的供暖时期的运行特性可知,在供暖过渡季的系统平均供热系数达到6.13,在供暖中期系统平均供热系数为2.94。同时预测该系统应用在其它供暖地区,节能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3.
作者对保温节能建筑物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有一面外墙、有两面外墙和最不利房间等情况的计算分析,认为:建筑物保温,不仅能节约能源,而且还大大地提高了外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温度,这也就提高了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和环境温度,从而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24.
25.
新建建筑第1年由于较大的内表面散湿量会影响室内的温湿度水平,严重的会引起围护结构内表面霉菌。为分析新建建筑第1年围护结构的湿传递对室内温湿度环境的影响,本文对哈尔滨地区新建建筑综合热质耦合传递进行了模拟,分别建立了围护结构和室内空气的质能平衡方程,并讨论了夏季不同的室内通风率对围护结构内表面散湿量及室内温湿度的影响,得出了几点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6.
由于民用建筑空调用电量峰谷差很大,小型冰蓄冷系统的研究使用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仍存在一个严重的缺点影响它的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冰蓄冷系统即户式盘管直接蒸发动态冰蓄冷系统,在盘管上加纵向肋片.对蓄冰、脱冰、储冰及融冰取冷工况进行实验研究,对各部分特性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重要结论:周期性的蓄冰、脱冰避免了热阻的逐渐增加,致使蒸发温度降低;片状冰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热交换性能好,释冷速率高且稳定.本蓄冷系统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紧凑、蓄冷取冷方便,在盘管上加纵向肋片的方法解决了盘管无法脱冰的难题,提高了制冷机组的性能系数和蓄冰率.  相似文献   
27.
张姝  郑茂余 《流体机械》2012,40(8):69-74
提出了空气源蓄热式土壤源热泵系统,该系统将夏季自然空气热量蓄存于土壤中,冬季再由热泵取出供热,即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移季利用又能解决严寒地区应用土壤源热泵引起的土壤全年总取热量与总排热量失衡的问题.为研究系统运行特性,建立了系统全年仿真模型,并以哈尔滨某建筑为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经移季蓄热埋管管壁处土壤温度升高了3.2℃,显著改善了热泵运行条件,使得供暖保证率达到了99.5%,热泵性能系数为3.99,系统全年供热性能系数为2.56.证明了该系统在严寒地区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8.
吕超  郑茂余  梁炜衡 《建筑科学》2012,28(2):70-74,79
本文建立了基于实际示范工程的季节性蓄热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热经济学模型,动态模拟了系统的运行。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年度化成本为10 062元,单位能量成本为65.89元/GJ,单位成本为678.72元/GJ;全年供热供冷总的能效率为55.71%、效率为16.71%、能效比为5.68、效比为0.55,可知该系统经济且节能。另外,能效比和效比相对能效率和效率更具有实际操作意义;分析法能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结果,热经济学分析可作为系统优化和多方案经济性比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9.
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地下群井换热器的三维非稳态流固耦合数理模型,并将太阳能集热器和板式换热器模型作为用户自定义函数动态加载到地下群井换热器模型中,实现了对太阳能季节性土壤蓄热过程的动态仿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系统设备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地下埋管以及太阳能集热器的布置形式对土壤蓄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设备布置形式可以大大提高蓄热能效比以及土壤换热器蓄热率。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