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3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2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锂锰氧化物离子筛结构和掺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作为一种提锂吸附剂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因其溶损率大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它的商业化应用。介绍了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离子筛的结构,指出Mn的溶损和Jahn-teller效应是LiMn2O4溶损的主要原因,重点讨论了通过掺杂改性的方法来抑制Mn的溶损和Jahn-teller效应,从而提高尖晶石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2.
硫铁矿烧渣制备聚合硫酸铁新工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硫铁矿烧渣是硫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将硫铁矿烧渣与硫酸混合后,经过熟化、水溶、过滤得到酸性硫酸铁溶液。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新制备的氢氧化铁,于25-60℃时反应2h后加入少量双氧水得到聚合硫酸铁(PFS)。随着氢氧化铁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的进行,溶液中PFS盐基度不断增加,当硫酸铁的量一定时,PFS盐基度随氢氧化铁的量增加而增加,温度升高时有利于PFS的生成,投入双氧水将溶液中的Fe^2 转化为Fe^3 ,并且PFS盐基度增大,混凝实验说明该方法制备的PFS具有很好的除浊效果。利用硫铁矿 烧渣制备PFS不仅消除了污染,而且使其固体废弃物得到了利用。该工艺与以FeSO4为原料、用NaNO2催化氧化法制备PFS的方法相比,具有反应快、无污染、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3.
透明氧化铁黄超微粒子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制备透明氧化铁黄的两种方法 ,考察了其反应温度、亚铁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从而得到粒度比较均匀、性能优良的超细氧化铁黄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砷化氢的毒性及危害性。传统的铜电解后液净化方法电积时不可避免地析出砷化氢,严重污染环境。控制阴极电势电积法彻底解决了砷化氢的析出问题,做到了环境治理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基于OMMT/PVDF-HFP的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蒙脱石进行改性,并用直接挥发溶剂法制备有机蒙脱石/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对所制电解质性能进行表征,用交流阻抗和充放电实验研究聚合物电池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直接挥发溶剂法制得的复合聚合物膜呈蜂窝状,孔穴丰富,强度增加,浸取电解液后室温离子电导率为1.51 mS/cm,电化学稳定窗口为5.5V;以LiCoO2为正极制得的聚合物电池0.1C充放电,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95.3%,倍率放电能力较好,有机蒙脱石的加入可改善电池的电极界面性质,提高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06.
选取TiO2为钛源、Li2CO3为锂源,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锂吸附剂前躯体Li2TiO3,并探讨锂钛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合成Li2TiO3性质的影响.将Li2TiO3用一定浓度的盐酸酸洗脱锂后制得偏钛酸型锂吸附剂H2TiO3,酸洗过程中锂的抽出率达到98.86%,而离子筛中的钛溶损却很小.采用XRD和SEM等分析手段对TiO2、Li2TiO3和H2TiO3及其吸附锂后的样品进行表征.最后应用伪一级和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对H2TiO3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从而计算相应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H2TiO3对锂离子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为化学吸附:在LiCl溶液中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 等温吸附方程,表明吸附过程为单层吸附.  相似文献   
107.
由固相法合成了不同Sb/Mn摩尔比的系列Li-Sb-Mn复合氧化物,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分别表征了其结构、形貌和锂离子脱出/吸附性能。XRD和SEM分析表明,Li-Sb-Mn复合氧化物随着Sb/Mn摩尔比从0.05提高到1.00,晶型由尖晶石型转变为正交相。Li+脱出/吸附实验表明,不同Sb/Mn配比的复合氧化物都可以作为锂无机吸附剂。其中,酸浸改型后的尖晶石锂锑锰复合氧化物(n(Sb)/n(Mn)=0.05)在含锂溶液中具有较高的锂离子吸附容量,达到33.23mg/g。Sb/Mn摩尔比是决定该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和脱Li+/吸Li+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利用超声-脉冲复合电沉积法,在三价铬镀液体系中,添加羧酸盐-尿素配合剂和SiC纳米颗粒,制备了Ni-Cr/SiC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了超声-脉冲工艺参数对SiC纳米粒子复合量、铬含量以及镀层厚度的影响;利用电化学法分析了超声波对基质金属电沉积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脉冲作用均有利于基质金属铬-镍的电沉积,从而提高镀层厚度及SiC与Cr的含量。利用SEM、XRD、和EDS分别对Ni-Cr/SiC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相组成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可制备厚度为21.2μm、SiC和Cr含量分别为3.8%和24.68%(质量分数)的Ni-Cr/SiC纳米复合镀层。磨损量和腐蚀曲线测试结果表明,SiC含量高的复合镀层,其耐磨性和耐蚀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9.
微波法合成LiFePO4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苏元智  徐徽  陈白珍  蔡勇 《电池》2006,36(1):43-44
采用机械球磨结合微波辐射工艺,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通过XRD、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微波辐射时间对于样品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微波法可以快速合成纯相的LiFePO4正极材料;在微波功率700 W、时间8 min的条件下合成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室温下以20 mA/g进行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为123.8 mAh/g,10次循环后为116.4 mAh/g。  相似文献   
110.
镍钴酸锂的制备与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共沉淀法制得前驱体Ni0.8Co0.2(OH)2,再与LiOH.H2O混合通氧气于600℃恒温15h得到LiNi0.8Co0.2O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的材料LiNi0.8Co0.2O2具有规整的-αNaFeO2层状结构。SEM表明材料颗粒呈类球体,大小均一。以0.1C电流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6mA.h/g,循环20次后容量大幅度衰减。交流阻抗图谱表明材料充电态的电化学阻抗明显低于放电态的电化学阻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