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9篇
  免费   524篇
  国内免费   338篇
电工技术   671篇
综合类   519篇
化学工业   969篇
金属工艺   582篇
机械仪表   574篇
建筑科学   789篇
矿业工程   435篇
能源动力   210篇
轻工业   691篇
水利工程   342篇
石油天然气   323篇
武器工业   76篇
无线电   6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5篇
冶金工业   371篇
原子能技术   86篇
自动化技术   741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7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3篇
  1966年   2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为了更加精细地表征沁水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物性特征和含气性特征,以沁水盆地Y3井山西组和太原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高压压汞和低温氮吸附等试验,并结合等温吸附试验和含气量测试,对Y3井石炭-二叠系页岩储层物性特征和含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页岩有机质类型为Ⅲ型,总有机碳(TOC)含量较高,其中TOC>1%的样品占84.91%,经历了较高的热演化史,脆性指数偏低,均值为40.5%;(2)页岩孔隙发育,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孔、粒间孔、粒内孔和微裂隙,部分介孔和宏孔的孔隙分形维数中等偏低,具明显的分形特征;(3)介孔对孔隙表面积和孔体积的贡献大于宏孔,其中,黏土矿物含量与宏孔和介孔孔径不具明显的相关性,但有利于宏孔比孔容、介孔孔体积和BET比表面积的发育,石英不利于宏孔比孔容的发育,且与介孔孔体积和BET比表面呈一定的负相关性;(4)样品最大吸附量较低,其中,TOC和伊利石均有利于气体的吸附,而高岭石起抑制作用,黏土矿物和石英整体上与兰氏体积不具明显的关系;(5)绝大多数样品的总含气量大于页岩气工业开发的下限值0.5 cm3/g,解吸气量和总含气量与TOC、Ro和高岭石均呈较好的相关性,而伊利石往往抑制气体的解吸,整体上,黏土矿物与解吸气量和总含气量呈负相关性,石英含量与解吸气量和总含气量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解吸气含量与介孔的BET比表面和比孔容具较好的正相关性.本研究精细表征了页岩储层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特征和含气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地质研究及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
稀土元素对钯室温电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文飞  宁远涛 《贵金属》1993,14(3):18-22
研究了稀浓度(0.6at%以下)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Er、Yb)对钯的室温电学性能的影响。所有稀土元素均提高钯的电阻率(p)、降低电阻温度系数(α),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证明(p·α)_((?)d-RE)d=(p·α)_(Pd)。Gd以前的稀土元素降低钯的对铜热电势(ε),其余重稀土元素增大钯的对铜热电势。按0.1at%RE归一化处理的实验数据表明,轻稀土元素对钯电阻率的影响稍大于重稀土,但Ce、Eu、Yb呈反常影响,化合价和尺寸因素是影响电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3.
贡金涛 《江苏高职教育》2021,21(3):25-32,39
梳理2007—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收录的关于职业教育产学融合评价研究的相关文献和借助CiteSpace软件,揭示其文献增长特征、期刊分布状况、机构分布情况、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突现词情况.研究发现: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初次增长阶段、研究稳定阶段和新增长阶段3个阶段;研究机构集中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高职教师、评价指标、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现代学徒制成为近几年热点高频词.通过知识图谱展示和主题分析,提出未来国内职业教育产学融合评价领域研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4.
故障电弧是光伏系统电气火灾事故的常见原因,研究可靠的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检测方法对保障系统运行和人身安全有重要意义。首先搭建了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实验平台,采集了故障电弧典型电信号;接着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时变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随机性分析,并以特征显著、计算量小、抗干扰强为比选条件,选取欧拉特征作为故障电弧检测的最优特征;然后构建了故障电弧检测算法,算法以多阈值判断体系为核心发掘故障电弧差异于系统暂态过程的特征模式;最后,将算法硬件实现后在系统中再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对不同光伏系统工作点和电弧产生方式条件下的故障电弧均可在0.5 s内实现正确检测。  相似文献   
85.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五电平中点有源钳位型逆变器进行研究,分析并抑制了三类引起低压器件过电压的问题。首先,通过引入吸收电容,抑制换流回路过长引起的高关断应力;其次,优化动作时序抑制前级高压器件切换引起的低压器件过电压;然后,设计特殊的关机模式抑制传统驱动全封锁关机造成的过电压问题。最后,在60kW的实验样机上验证了电压应力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
研究Zr、Y对Pd-Ag合金的力学、电学性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Zr、Y的加入使合金在高温下内氧化,晶粒长大,高温强度大幅度提高。在低应力下Y对合金的高温强度的提高作用比Zr强,而高应力下则是Zr的作用比Y强。Zr、Y使合金的室温强度、显微硬度明显提高,合金的电阻温度系数、接触电阻有所增加,电阻率随内氧化的进行而增加。  相似文献   
87.
镁热还原法制备超微细无定形硼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2O3为原料,Mg粉为还原剂,通过自蔓延镁热还原反应获得还原产物,经过对还原产物的盐酸溶浸后,制备出超微细无定形硼粉.研究镁热还原工艺对产物的影响,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无定形硼粉的粒径,用静态表面吸附仪测定77.3 K下硼粉的氮吸附等温曲线,通过XRD和SEM分别对还原产物和无定形硼粉的物相及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B2O3-Mg体系中,影响硼粉纯度的杂质主要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酸不溶物MgBx、BxO、Mg2SiO4、FeBx及较难溶物xMgO.B2O3等,在镁热还原过程中应尽量抑制该类化合物的生成.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在w(B2O3)/w(Mg)为3.0的条件下,制备出硼含量为94.6%、比表面积8.2 m2/g、等效粒径0.36 μm的形貌不规则的超微细硼粉.  相似文献   
88.
快速冷凝Ti3Al基合金粉末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快速冷凝(RS)旋转电极工艺制取的Ti_3Al基合金粉末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显微结构以及热处理对显微结构、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合金粉末,化学成分稳定,工艺性能良好,细颗粒粉末由单相β固溶体组成,但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变化,粉末的显微结构和显微硬度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89.
开发了Al-K2ZrF6体系熔体反应法合成原位铝基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和TEM分析了复合材料中相组成、微观组织和界面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增强相为Al3Zr颗粒,常规金属型铸造的复合材料中其尺寸在3μm~4μm左右,一般成聚集态分布,颗粒形貌基本为长方体状:该复合材料经重熔快淬成形后,颗粒尺寸减小,基本为粒状,并弥散分布于基体上。Al3Zr/Al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研究表明,Al3Zr颗粒与Al存在一定的晶体学位向关系:[^-2^-21]Al3Zr∥[100]Al,(012)Al3Zr∥(1^-10)Al,其点阵错位度仅为10.87%,这表明Al3Zr颗粒可作为基体Al相的形核衬底。Al3Zr/A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显示,当Al3Zr颗粒体积分数为11.2%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148.7MPa和110.2MPa,而且Al3Zr/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随颗粒体积分数增加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