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5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与国外陶瓷强国相比,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资源及能耗利用率相对较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此前,我国对于卫生陶瓷行业的环境影响还未有过详细的定量研究。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分析我国典型卫生陶瓷企业从原材料开采,产品运输到产品生产的环境负荷。研究结果显示,卫生陶瓷产品生产环节的环境影响最为显著,而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和温室效应是最严重的两个环境影响类型。  相似文献   
22.
北京水泥生产过程的环境负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态指数方法对北京水泥生产过程的环境负荷进行数据编目、特征化分析和生态指数计算,探索改善北京水泥环境负荷的有效途径。特征化计算表明,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能源消耗,其次是土地占用与破坏;标准化与归一化分析表明,近年来,北京水泥生态指数不断增加,水泥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量化分析用后镁碳砖再生工艺过程中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影响潜力,其中用后砖再生料的添加比例控制在70%左右,电熔镁砂和石墨为配料。结果表明,生产1吨再生镁碳砖中全球变暖潜值最大,约1.45×103kg CO2 eq.,矿产资源耗竭、化石能源耗竭和人类非致癌毒性潜值较大,分别为7.20×102kg Cu eq., 3.49×102kg oil eq.和2.94×102kg 1,4-DCB eq.。归一化后的总环境影响为3.12,相对损害最大的影响为人类非致癌毒性,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电力需求大造成;相对损害最大的生产单元过程是配料电熔镁砂和鳞片石墨的生产阶段,贡献了1.76,其次是原料加工、原料再生料的生产,分别贡献1.01和0.12,坯体制备、热处理和成品加工仅贡献了少量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4.
高思雯  龚先政  孙博学 《材料导报》2018,32(22):4022-4026
中间相炭微球(MCMB)负极材料作为新型材料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同时其制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逐渐增加。本工作针对锂电池MCMB材料开展了全生命周期能耗与碳排放研究, 功能单位定义为生产1 t MCMB负极材料产品,系统边界包括原料获取、能源供应与材料生产阶段,分析了MCMB材料全生命周期的能耗结构,辨识了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能耗分析结果显示,1 t MCMB负极材料的全生命周期能耗为149.37 GJ,初级能耗结构为原煤(82.82%)、原油(11.03%)、天然气(6.15%),能源生产阶段对生命周期能耗的贡献度为80.81%。碳排放分析结果显示,生产1 t MCMB负极材料的碳排放总量为11 824.61 kg CO2-eq,电力、中温沥青和焦炉煤气消耗量对碳排放计算结果的影响最为显著,调整能源结构是降低MCMB负极材料生产碳排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5.
清单分析通过对生命周期中能量和原材料的需求以及环境释放的量化分析,发现改善产品环境性能的环节和方法.通过清单分析步骤的明确及流程建模等关键技术的分析,建立了清单分析数据流的主流平衡算法;根据平衡计算结果,建立了基于递归分析方法的各单元过程编目数据流的清单汇总算法;并以钢铁材料生产过程为例,开展了清单编制算法的验证和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6.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magnesium production in China,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mpact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and fi'amework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LCA) study. The major gaseous pollutants including CO2, SO2, NO/, CH4, HF and particulates were calculated. The accumulativ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s of different energy use strategies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including abiotic depletion potential(ADP),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acidification potential(AP) and human-toxicity potential(HTP)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rect emission of fuel combustion in the process is the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pollutants emission of magnesium production.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and acidification potential make the main contribution to the accumul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 The different fuel use strategies in the practice of magnesium production cause much different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he accumul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al burned directly is the highest, and that of producer-gas comes to the next, while that of coke-oven gas is the lowest.  相似文献   
27.
我国建筑产业和钢铁产业的长期兴旺导致了我国工业石灰年产量长期位居世界首位.结合我国工业石灰产业现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通过对工业石灰从"摇篮"到"大门"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进行调研,然后进行清单编制,采用ReCiPe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特征化和归一化.结果表明,人体致癌毒性(HTPc)、人体非致癌毒性...  相似文献   
28.
针对建筑陶瓷行业耗水量大、水效不高的现状,调研了两种不同生产工艺的8家陶瓷砖企业原始生产数据并进行处理,通过水足迹方法对两种陶瓷砖产品进行水足迹核算与分析,辨析不同工艺陶瓷砖水足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建筑陶瓷产品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数据与方法支撑。结果表明,干法制粉技术生产陶瓷砖相较于湿法制粉技术具备32.35%的水足迹下降潜势,且蓝水足迹优势在各个阶段均有体现。此外,原料生产阶段是水足迹主要贡献者,合理的配料可有效降低水足迹,能源使用阶段提高天然气用量能有效降低灰水足迹。  相似文献   
29.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结合2008年我国铝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定量评价了生产1吨铝合金挤压材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并将其分为原铝生产和铝合金挤压生产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与2003年相比,2008年我国原铝生产能耗下降约16%,温室气体排放也有显著降低。这与我国原铝工业积极研发适合我国铝土矿品位的氧化铝制备技术、淘汰自焙槽以及单位发电能耗的下降是分不开的。在铝合金挤压材生产阶段,由于我国85%的铝锭需要重熔,吨铝挤压材生产的能耗是欧洲1.43倍,温室效应是欧洲的2.33倍。  相似文献   
30.
空心微珠为基核的纳米隐形材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玉成  龚先政  黄坤良 《矿冶》2002,11(1):71-73
叙述了纳米金属微粒及金属氧化物微粒的吸波隐形原理和空心微珠为基核载体 ,表面镀覆纳米金属微粒Cu、Ni及金属氧化物微粒TiO2 ,制备隐形材料的工艺过程。作为吸波材料的基体 ,空心微珠的粒度 0~ 10 μm较好 ,控制一定的金属置换与沉降速度 ,可获得在 470~ 35 0 0nm、389~ 415nm波长内具有较高吸收率 (>85 % )的空心微珠镀Cu、Ni、TiO2 的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