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579篇
  免费   64142篇
  国内免费   42985篇
电工技术   50684篇
技术理论   9篇
综合类   57906篇
化学工业   79808篇
金属工艺   41880篇
机械仪表   41490篇
建筑科学   43383篇
矿业工程   23799篇
能源动力   14948篇
轻工业   58649篇
水利工程   19370篇
石油天然气   25121篇
武器工业   8033篇
无线电   621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712篇
冶金工业   28827篇
原子能技术   11944篇
自动化技术   83995篇
  2024年   2393篇
  2023年   9110篇
  2022年   21557篇
  2021年   28174篇
  2020年   20456篇
  2019年   14865篇
  2018年   16484篇
  2017年   18513篇
  2016年   16927篇
  2015年   25278篇
  2014年   32427篇
  2013年   38576篇
  2012年   47260篇
  2011年   49734篇
  2010年   46327篇
  2009年   44495篇
  2008年   45699篇
  2007年   44200篇
  2006年   38098篇
  2005年   31062篇
  2004年   22577篇
  2003年   16197篇
  2002年   15292篇
  2001年   13917篇
  2000年   11563篇
  1999年   6083篇
  1998年   3380篇
  1997年   2806篇
  1996年   2406篇
  1995年   2103篇
  1994年   1726篇
  1993年   1512篇
  1992年   1406篇
  1991年   1265篇
  1990年   1271篇
  1989年   1179篇
  1988年   990篇
  1987年   919篇
  1986年   849篇
  1985年   773篇
  1984年   743篇
  1981年   756篇
  1980年   757篇
  1979年   805篇
  1978年   781篇
  1977年   779篇
  1976年   830篇
  1975年   713篇
  1974年   720篇
  1973年   7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极端海况进行了环境荷载的联合概率分析。引入了整体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理论,利用非正态过程、具有不同相关性的多变量随机模拟技术,求解结构的失效概率。提出结构失效分析的新方法,并利用DNV提供的历史数据,对结构失效的后果做了适当分析。以埕北12-C井组平台为实例,对平台甲板高程(Air Gap)失效分析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使用多维联合极值分布理论及相应的求解方法,是离岸工程结构物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2.
实验室条件下聚能射孔损害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贝雷砂岩进行射孔试验,并分别对射孔后的靶体进行酸化、压裂工艺处理,利用核磁共振和工业X-CT技术分别对未射孔的靶体、射孔后的靶体、射孔后酸化的靶体、射孔后压裂的靶体进行测试.定量分析了射孔对砂岩靶体的损害及酸化、压裂对射孔损害的解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气浮设备的应用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气浮设备的工作原理,从使用效果这一角度介绍了几种气浮设备的应用情况。对新型高效浅池气浮设备的“零速原理”及国内外同类设备对比、应用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分析了QC小组活动与企业文化的特点与共同点,提出开展QC小组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两者可以互相结合。  相似文献   
995.
针对碳酸盐岩气藏部分气井生产效能低的状况,决定在长庆气田下古生界尝试开展加砂压裂重复改造试验,以期提高低产、低效气井的产量,延长气田稳产期。通过潜心研究、精细设计及现场质检监控,优选了4口老井进行加砂压裂重复改造现场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虽然只有1口井取得明显的改造效果,但4口井加砂压裂施工都是成功的,说明对碳酸盐岩气藏实施加砂压裂是可以实现的,但在选井思路和压裂工艺方面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6.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隐蔽油气藏一直是油气勘探中的难题,我国东部吉林油田的中浅层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油气勘探已由早期的构造圈闭勘探转变为现今的以隐蔽圈闭勘探为主的阶段。本文针对松辽盆地南部的西部前缘带三维连片工区及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综合应用构造精细解释、声波曲线重构波阻抗反演、层序地层学、地震相及沉积(微)相分析、模型正演、地震属性分析、频谱分解及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所提供的多口探井获得工业油气流或有良好的油气显示,取得了较好的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997.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D,L ‐lactide (LA) has been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by using rare earth 2,6‐dimethylaryloxide (Ln(ODMP)3) as single component catalyst or initiator for the first tim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are earth elements, solvents, monomers and catalyst concentration as well as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polymer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ODMP)3 exhibits higher activity to prepare poly(D,L ‐lactide) (PLA) with a viscosity molecular weight of 4.5 × 104 g mol?1 and the conversion of 97 % at 100 °C in 45 mi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Ln(ODMP)3 has following sequence: La > Nd > Sm > Gd > Er > Y. A kinetic study has indicated that the polymerization is first order with respect to both monomer and catalyst concentration.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polymerization of LA with La(ODMP)3 is 69.6 kJ mol?1. The analyses of polymer ends indicate that the LA polymerization proceeds according to ‘coordination–insertion’ mechanism with selective cleavage of the acyl–oxygen bond of the monomer. Copyright © 2004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998.
对称配筋小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小偏心受压构件在对称配筋情况下的截面配筋计算,提出用最佳一次逼近多项式简化基本公式,直接按二次方程求解ξ的近似方法,具有精度高,相对误差小,计算方便等优点,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高昱 《机械管理开发》2008,23(3):120-121
密封元件是机械产品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寿命,由于产品结构种类繁多,其密封元件难以标准化。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肋骨式组合密封元件,它可根据产品结构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达到密封效果好且使用方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A diagnostic array has been developed for studying the operating modes of the divertor in the ITER tokamak-reactor using the Thomson scattering techniqu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measure the spatial profiles of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and density. The structure of the diagnostic setup was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a classical diagnostic geometry and the high-resolution LIDAR system, which provide access to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divertor plasma. A severe radiation environment, limited access to the plasma in the ITER divertor, and a high-dust environment (the divertor plate erosion material) in the divertor volume pose many problems for performing diagnostics under unique conditions having no analogs in the tokamaks that are now in operation. Different methods for protecting optical surfaces from plasma-enriched deposition are proposed and analyzed. The efficiency of these methods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bench tests. The concept of laser and detector systems and diffraction polychromators capable of operating at different electron temperatures with a lower limit of 1 eV, has been justified and ap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