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733篇
  免费   61274篇
  国内免费   41854篇
电工技术   48352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56174篇
化学工业   70003篇
金属工艺   38490篇
机械仪表   38832篇
建筑科学   42096篇
矿业工程   23461篇
能源动力   14440篇
轻工业   56946篇
水利工程   18122篇
石油天然气   23162篇
武器工业   7887篇
无线电   561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129篇
冶金工业   23017篇
原子能技术   8320篇
自动化技术   77268篇
  2024年   2309篇
  2023年   8793篇
  2022年   20548篇
  2021年   26767篇
  2020年   19520篇
  2019年   13819篇
  2018年   14579篇
  2017年   16560篇
  2016年   15142篇
  2015年   24196篇
  2014年   30453篇
  2013年   35961篇
  2012年   44567篇
  2011年   46758篇
  2010年   43898篇
  2009年   41914篇
  2008年   43112篇
  2007年   41774篇
  2006年   36543篇
  2005年   29746篇
  2004年   21022篇
  2003年   14529篇
  2002年   13502篇
  2001年   12255篇
  2000年   10266篇
  1999年   5447篇
  1998年   2853篇
  1997年   2333篇
  1996年   2142篇
  1995年   1783篇
  1994年   1427篇
  1993年   1011篇
  1992年   844篇
  1991年   633篇
  1990年   540篇
  1989年   472篇
  1988年   322篇
  1987年   230篇
  1986年   210篇
  1985年   130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96篇
  1982年   80篇
  1981年   117篇
  1980年   153篇
  1979年   84篇
  1977年   40篇
  1976年   75篇
  1959年   86篇
  1951年   8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Yan  Jing  Zhu  Rongying  Wu  Fan  Zhao  Ziyin  Ye  Huan  Hou  Mengying  Liu  Yong  Yin  Lichen 《Nano Research》2020,13(10):2706-2715
Nano Research - Insufficient intratumoral penetration greatly hurdles the anticancer performance of nanomedicine. To realize highly efficient tumor penetration in a precisely and spatiotemporally...  相似文献   
102.
针对传统铁矿石磁化焙烧技术与装备存在焙烧产品质量差、产能低、能耗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创造性提出了一种“预热-蓄热还原-再氧化”悬浮磁化焙烧新工艺。该工艺具有原料适应性广、焙烧产品质量均匀、回收率高、生产能耗低、无污染等特点,适合处理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及其混合型难选铁矿石。通过多年的潜心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形成了非均质矿石颗粒悬浮态流动控制、蓄热式高效低温还原、铁物相精准调控与余热同步回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建成了500kg/h复杂难选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高效分选半工业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03.
反应堆屏蔽计算中经常出现厚屏蔽、小探测器问题,常规蒙特卡罗方法难以有效解决。基于自动重要抽样(AIS)方法,本文提出了小探测器自动重要抽样(SDAIS)方法,并针对小探测器问题,优化了AIS方法的虚粒子赌分裂算法。该方法在自主开发的蒙特卡罗屏蔽程序MCShield上进行了实现。使用NUREG/CR-6115 PWR基准题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计算效率。结果表明,SDAIS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厚屏蔽小探测器问题,相比AIS方法及传统的重要性方法,计算效率提升1~2个量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索炎性疾病患者的乳酸林格氏液(Ringer's lactate,RL)液体动力学特征以及炎性生物标记物是否可以作为协变量影响RL分布和排泄。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40例美国麻醉医师分级(ASA)I-II级,腹腔镜下择期胆囊切除术(胆囊炎组,n=20)或者腹腔镜下急诊阑尾切除术(阑尾炎组,n=20)。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开始输注RL,按15 mL/kg,35 min内输毕。采用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测定血浆炎症(TNF-α,IL-10和CRP)或者内皮损伤生物标记物(syndecan-1,SDC-1);利用血红蛋白(Hb)稀释-时间曲线和尿量,使用Phoenix软件,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计算RL液体动力学参数和协变量的影响。结果:与胆囊炎组相比,阑尾炎组RL从组织间隙到血浆的转运速率常数(k21)显著降低(14×10-3min-1 versus 35×10-3min-1;P=0.012)。阑尾炎组C反应蛋白(CRP)升高[中位数38.1(1.8-143.6) μg/mL versus 1.3(0.1-159.0) μg/mL;P<0.001];与清醒状态相比,麻醉期间(输液开始后30~45 min),液体从中央室中到外周室的转运速率常数(k12)显著增加(57×10-3min-1 versus 32×10-3min-1;P<0.01)。清除速率常数(k10)降低90%(0.6×10-3min-1 versus 5.3×10-3min-1;P<0.001)。无论在清醒状态还是麻醉状态下低血压均能降低液体清除;炎症或者内膜损伤的生物标记物不能作为显著影响RL液体动力学参数的协变量。结论:阑尾炎或者胆囊炎患者术前输入液体后“炎症反应的生物标记物”不是RL的液体动力学的协变量,但是两组患者中,全身麻醉期间输入液体的清除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5.
106.
SDN中基于KMOBPSO的高可靠性控制器部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DN中控制器系统的单节点故障问题,兼顾系统成本和系统时延,应用N+1冗余备份模型来提高SDN控制器部署的可靠性,并将其抽象为多目标优化问题.同时,提出了一种融合K-means聚类算法和遗传算子的多目标二进制粒子群算法——KMOBPSO算法,以求解SDN控制器高可靠性部署问题的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求解精度高、分布均匀、沿Pareto前沿面覆盖广的特点,能够显著提高SDN中控制器部署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7.
文章介绍了基于亚龙YL-236实验台的32×16点阵显示屏的硬件电路设计、电路驱动、软件设计,实现滚动显示16×16的汉字、8×16的数字、字母。具有结构简单,可控性好,方便实现的优点,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08.
水平井压裂技术在低渗透及非常规储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压裂后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关系到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压后渗流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本文详细回顾了国内外学者所建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及求解方法,指出了不同模型和求解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9.
Lin  Haicheng  Huang  Wantong  Zhao  Kun  Qiao  Shuang  Liu  Zheng  Wu  Jian  Chen  Xi  Ji  Shuai-Hua 《Nano Research》2020,13(1):133-137
Nano Research - The isostructural and isoelectronic transition-metal-dichalcogenides 1T-TaS2 and 1T-TaSe2 are layered materials with intricate electronic structures. Combining the molecular beam...  相似文献   
110.
With the ambition of solv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shortage of fossil fuels and their associate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visible-light-driven splitting of water into hydrogen and oxygen using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s 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to provid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energy vectors. Among the current library of developed photocatalysts, organic conjugated polymers present unique advantages of sufficient light-absorption efficiency, excellent stability, tunable electronic properties, and economic applicability. As a class of rising photocatalysts, organic conjugated polymers offer high flexibility in tuning the framework of the backbone and porosity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for photocatalytic applications. In the past dec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visible-light-driven water splitting employing organic conjugated polymers.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 structural design principles of organic conjugated polymers (including linear, crosslinked, and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ed polymers) toward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oxygen evolution, and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is described, thus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reference for the field. Finally, current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