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5篇
  免费   2123篇
  国内免费   1504篇
电工技术   1628篇
综合类   1637篇
化学工业   1750篇
金属工艺   1189篇
机械仪表   1048篇
建筑科学   1214篇
矿业工程   733篇
能源动力   464篇
轻工业   2043篇
水利工程   539篇
石油天然气   475篇
武器工业   221篇
无线电   18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98篇
冶金工业   652篇
原子能技术   369篇
自动化技术   2745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657篇
  2021年   883篇
  2020年   631篇
  2019年   450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511篇
  2016年   466篇
  2015年   741篇
  2014年   870篇
  2013年   1018篇
  2012年   1341篇
  2011年   1385篇
  2010年   1417篇
  2009年   1271篇
  2008年   1305篇
  2007年   1290篇
  2006年   1080篇
  2005年   979篇
  2004年   685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径向可开启板式结构几何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开合结构--径向可开启板式结构.针对它在几何协调性方面存在的缺陷,分析了这种结构的基本构成并给出基本几何方程;运用欧式几何分析方法研究了开启时具有圆形开口的结构各单元之间的拓扑关系,得到了临界方程和限制方程,据此绘制了一些常用参数下的临界曲线和限制曲线,以便设计者选用;给出了两种开启时可形成梅花形开口或多边形开口的新型结构,解决了特定参数下屋面设计的几何协调性问题.研究结果为径向可开启板式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2.
秦云虎    毛礼鑫    朱士飞    赵倩  吴蒙    曹泊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21,43(2):213-218
通过系统的资料整理与严密的数据分析,在阐述省内磷资源概况与化肥施用需求的基础上,依据熵值法修正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农用矿产资源的安全评价体系。修正的安全系数和最终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显示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优越性。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磷资源安全演化整体呈下降趋势,结合省内情况可分为4个阶段。资源禀赋是影响农用矿产安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化肥施用量、勘查资金投入等因素,据此强调开拓市场、科学施肥、保护环境。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对资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3.
张晓民  毛盛  涂相勇  王远振 《当代化工》2021,50(10):2369-2372
延迟焦化是重质油精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由于焦化反应后焦化蜡油中的氮化物含量通常较高,会对后续催化裂化过程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脱氮处理.室内研究了一种原位脱氮工艺技术,以分馏塔底油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其组分组成的基础之上,考察了不同类型脱氮剂、脱氮剂加量、助剂加量、实验温度和实验时间对脱氮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分馏塔底油原位脱氮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脱氮剂TDN-35能够明显降低分馏塔底油中的氮含量,当其加量为3%时,脱氮效率最高;另外,随着助剂加量的增大、实验温度的升高以及实验时间的延长,脱氮效率逐渐升高;分馏塔底油原位脱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氮剂类型选择为TDN-35,脱氮剂加量为3%,助剂加量为2%,焦化实验温度为500℃,焦化实验时间为6 h.在此实验条件下,脱氮率可以达到60%以上,起到了良好的脱氮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4.
为压低前期虫口基数,筛选对草地贪夜蛾防效较好的种子处理剂,设计并开展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几种种衣剂对玉米生长安全,在玉米生长前期4个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均超过60%。防效最好的为40%溴酰·噻虫嗪FS 450 g/100 kg种子处理,平均保苗率为89.97%,播种后21 d虫口防效为91.21%;其次为50%氯虫苯甲酰胺FS 680 g/100 kg种子处理,保苗率为80.18%,虫口防效为82.1%,但其出苗率与50%氯虫苯甲酰胺FS 530 g/100 kg种子处理相比有所下降。50%氯虫苯甲酰胺FS 530 g/100 kg种子处理出苗率最高,为92.67%,平均保苗率为70.44%,虫口防效为61.54%。35%苯甲·吡虫啉FS 500 g/100 kg种子处理出苗率和保苗率都是几个处理中最低的。在生产上可以推广使用40%溴酰·噻虫嗪FS 450 g/100 kg种子和50%氯虫苯甲酰胺FS 530 g/100 kg种子。  相似文献   
125.
陶梦春  毛跃辉  汪进  文皓 《家电科技》2021,(4):110-113,122
目前语音空调产品大都共用同一个唤醒词唤醒设备,因此,当多台语音空调被同时唤醒时,会产生"一呼百应"的现象,为解决这一现象,提出就近语音唤醒关键技术研究及空调应用.通过前端语音自适应降噪算法解决室内环境噪声以及空调内部混响,其次通过局域网语音就近唤醒组网选举得到master节点(主节点)和slave节点(子节点),最后根据声源发出声音的能量值或声源离语音空调距离值大小,经过master进行仲裁决策,最终让靠近用户最合适距离的空调被唤醒.  相似文献   
126.
毛跃辉 《家电科技》2021,(z1):91-95
通过研究语音空调在复杂声学环境下的回声消除和混响消除方法,以此来解决远场语音空调识别率低及鲁棒性较差的问题.采用频域分块自适应滤波方法进行回声消除,对大混响环境优化收敛速度,设计基于时频掩码多通道线性预测方法来自适应降噪.首先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来构建信号时频掩码模型,然后采用多通道线性预测自适应晚期混响抑制技术,结合掩码模型获取时频掩码信息,快速有效地抑制掉信号中混响成分,最后采用基于瞬态数据与特征值分解的空域滤波技术,结合掩码信息,准确估计多维空域信号导向矢量与噪声统计量,设计空域滤波器,有效抑制掉噪声干扰,提高识别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7.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被用来描述多馈入系统中各直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程度.目前,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计算方法主要有4类,分别是时域仿真法、阻抗法、灵敏度法及考虑直流外特性的阻抗法.本文首先对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及其计算方法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特别对阻抗法进行了完善.然后以1个两馈入系统和1个36节点交直流系统为测试平台,对4类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估,分析4类计算方法的优势、不足及适应性.在此基础上,为电力系统不同的应用场景推荐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8.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电力巡检时的图像数据量急剧增加,为使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在低功耗的前提下仍能准确识别出电力缺陷,将重点改进传统DCNN算法,以减少机载前端平台中DCNN模型的计算成本,有效提高电力缺陷识别的运行速度,进而延长巡检无人机的续航里程.首先将卷积网络中的浮点运算进行定点化近似,然后通过快速机器学习算法对DCNN模型的输入图像进行自适应选择,最后通过实验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DCNN模型经8比特定点优化和自适应选择选择策略后的准确率达88.2%,推理时间缩短了65.9%,能耗减少了71.9%,查准率提高了9.8%.所设计的定点化DCNN模型自适应选择策略不仅能节约电力巡检系统的功耗,而且能提高电力缺陷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9.
双馈直线电机(DFLM)以其推力密度大、响应速度快、可控性能良好及可实现无接触能量传递的优势,有望在未来高速轨道交通的直线牵引中发挥作用.结合DFLM的结构特点和经典旋转电机设计公式,设计了长定子DFLM的主要电磁参数,并建立了DFLM的二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电机不等极距抑制推力波动、定子单匝线圈降低端电压等方法,对电机推力和感应电动势等特性进行了分析与优化,最终使优化过的设计方案满足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0.
经过多年发展,除燃煤发电外,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抽水储能发电取得长足的发展,但输出功率不稳、出力大小不一,致使风光抽水储能发电并没有实现完全并网.对多能互补电网的储能出力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发电系统的特点,以系统出力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粒子群算法,给出多能互补电网出力协同优化控制策略,提高多能互补发电效率,具有非常好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