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27篇
  免费   2213篇
  国内免费   1077篇
电工技术   1448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700篇
化学工业   5025篇
金属工艺   1842篇
机械仪表   1982篇
建筑科学   2330篇
矿业工程   985篇
能源动力   789篇
轻工业   1724篇
水利工程   521篇
石油天然气   2014篇
武器工业   213篇
无线电   31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55篇
冶金工业   1565篇
原子能技术   351篇
自动化技术   3706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519篇
  2022年   726篇
  2021年   1187篇
  2020年   1000篇
  2019年   747篇
  2018年   945篇
  2017年   945篇
  2016年   904篇
  2015年   1128篇
  2014年   1426篇
  2013年   1771篇
  2012年   1878篇
  2011年   1903篇
  2010年   1719篇
  2009年   1689篇
  2008年   1567篇
  2007年   1550篇
  2006年   1656篇
  2005年   1371篇
  2004年   882篇
  2003年   844篇
  2002年   746篇
  2001年   625篇
  2000年   668篇
  1999年   801篇
  1998年   686篇
  1997年   615篇
  1996年   550篇
  1995年   456篇
  1994年   349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naerobic selector (A/O process) in a full-scal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receiving mostly industrial sewage discharge (> 60%) in Singapore. In addition to the sludge settleability,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EBPR) was studied. The sludge volume index (SVI) reduced from 200 to 80 ml g(-1) and foaming was suppressed significantly, indic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naerobic selector in improving sludge settleability. The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was 66%, and 7.5 mg HAc-COD was consumed per mg PO4(3-) -P removed. In the anaerobic compartment, 31% of the SCOD and 73% of the acetic acid in the settled sewage were removed with PO4(3-) -P release of 14.1 mg PO4(3-)-P l(-1). Th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PO4(3-) -P release in the anaerobic compartment and PO4(3-) -P uptake in the aerobic compartment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bout 0.8 mg PO4(3-) -P release in the anaerobic compartment per mg PO34(3-) -P uptake in the aerobic compartment. The fates of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 and its short chain acids (SCAs) in the process we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3.
含磷固化剂及固化环氧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DM)、苯甲醛和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含磷固化剂PM1和PM2,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PM1和PM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DM,PM1,PM2分别固化双酚A型(DGEBA)环氧树脂,得到DGEBA-DDM,DGEBA-PM1,DGEBA-PM2树脂,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TGA)和极限氧指数(LO I)对DGEBA-DDM,DGEBA-PM1,DGEBA-PM2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反应活性、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M2的反应活性比PM1低;DGEBA-DDM,DGEBA-PM1,DGEBA-PM2树脂的Tg分别为178,112,145℃;TGA结果表明,700℃时DGEBA-PM1和DGEBA-PM2树脂的成炭率分别为29%和35%,而700℃时DGEBA-DDM树脂的成炭率只有19%;DGEBA-PM1和DGEBA-PM2树脂的LO I值由DGEBA-DDM树脂的24%分别增至30%和35%,且阻燃性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4.
本文提出了一种远距离、大范围二维直线度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特殊设计的十字线准直激光器及线阵CCD,通过特殊的光学系统结构设计,能在0-20m距离内连续测量,直线度范围可达70mm,精度优于0.1mm,实际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适应野外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材料化学成分、爆炸处的材料厚度及其金相组织、介质的流速、介质的成分及颗粒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探究了一级旋风分离器的爆炸原因。结果表明,一级旋风分离器爆裂是由于其下封头受到冲蚀损伤,壁厚大面积减薄导致材料强度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46.
可控震源控制系统(包括编码器和译码器)的系统时钟频率的精度是影响可控震源振动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描述了先进Ⅲ控制系统时钟调整,介绍了保证该系统时钟的精度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7.
在阐述客户服务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石化成品油销售企业客户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即建立以客户为尊的服务理念;建设特色企业文化;完善员工服务体系;注重细节,提高服务质量;整合现有客户体系资源,拓展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8.
用分馏塔顶循环油作干气再吸收塔的吸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投资不足10万元,将80万t/a DCC-Ⅱ装置干气再吸收塔吸收剂由轻柴油改造为分馏塔顶循环油。改造后,由富吸收油返塔引起的分馏塔操作波动和干气倒串问题获得解决,汽柴油分割精度显著提高,循环冷却水耗量大幅度下降,轻柴油的初馏点上升8℃,功耗降低9kW,轻柴油气提塔蒸汽耗量下降580kg/h,C3和C4总吸收率上升13.4个百分点,直接经济效益98万元/a。  相似文献   
49.
井喷失控是石油及天然气钻井、完井过程可能出现的灾难性事故,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伤害,污染环境,破坏地下资源以及在城市火灾、森林火灾、环境变化等监测工作中常需要远距离目标监测,为了获得高清晰的实时图像数据,需要实时自动调焦。通过系统分析远距离相机离焦的原因,建立了一个实时调焦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研制了一种新的对应距离和温度变化的离焦补偿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微型步进电机实现智能控制,通过监测目标距离确定监测相机的初始焦距,以及环境温度变化的实时反馈实现焦距的实时控制,使相机可以在-40~125 ℃范围内获得清晰、稳定的远距离图像。该系统适用于井喷失控石油及天然气火灾、城市火灾、森林火灾、环境变化等远距离目标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50.
碳酸盐岩的孔隙类型多,孔径变化范围大,孔隙系统结构复杂,研究难度大。长期以来,是利用光学显微镜法、毛细管压力分析法、岩石孔隙系统复制法和图像分析仪法等方法或其中几种方法配合来研究碳酸盐岩孔隙系统。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益完善,借助该项技术通过碳酸盐岩孔隙系统数字图像来研究碳酸盐岩孔隙系统已经成为现实。文章提出一种研究碳酸盐岩孔隙系统数字图像的新方法。通过样品光薄片的光学显微镜(OM)数字图像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数字图像二值化识别孔隙;构造孔隙度、孔隙贡献率和孔隙形状参数的计算公式用于数字图像分析,得到孔隙大小分布和孔隙形状分布。在此基础上,总结碳酸盐岩孔隙参数对其渗透率的控制作用。与传统的孔隙系统研究方法相比,该方法与计算机图像技术紧密结合,具有定量、快速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