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40篇
石油天然气   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高压下MDEA-TETA溶液吸收CO_2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压下MDEA-TETA混合胺溶液吸收CO2动力学.采用动态吸收法测定高压下总胺浓度为3.0kmol/m3,活化剂TETA浓度分别为0.3,0.4,0.6kmol/m3的MDEA—TETA混合胺溶液吸收CO2的速率,并基于实验数据建立该溶液吸收CO2的动力学模型.模型的CO2吸收速率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模型可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82.
 利用平衡釜法测定了常压下,40、50、60℃时噻吩-正辛烷-环丁砜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用Hand公式对所得相平衡数据进行关联,获得了噻吩在萃取相和萃余相中的分配关系和可供工业上设计连续萃取过程使用的关联式。用NRTL模型对所测数据进行热力学关联,建立了液-液平衡模型,获得了液相非理想性的校正。关联时采用敞开体系的热力学平衡准则 混合吉布斯自由能最小来解决其多解问题。用单纯形和拟牛顿优化法,选用摩尔分数目标函数求出了相应的模型参数。用该模型对该体系进行计算,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偏差较小,其中噻吩质量分数的平均偏差小于0.5%。  相似文献   
83.
采用混捏法制备纳米介孔TiO2-Al2O3复合载体,考察载体焙烧温度对负载型Co-Mo双金属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N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和吸附吡啶红外光谱技术对复合载体及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焙烧的复合载体都具有介孔结构;随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减小,平均孔径增大;催化剂中TiO2的平均晶粒尺寸属纳米级且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复合载体中Al2O3的存在提高了TiO2的晶型转变温度;不同温度焙烧的复合载体表面均主要为L酸中心而几乎没有B酸中心。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制备的Co-Mo/ TiO2-Al2O3催化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载体经适宜温度焙烧后所得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84.
采用选择性加氢/硫醚化NiMo/Al2O3催化剂,在催化精馏实验装置上考察了氢油体积比、体积空速、反应压力和回流比对催化裂化汽油催化精馏选择性加氢脱二烯过程塔顶轻馏分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为适宜的操作条件为压力0.70 MPa左右、反应段温度140 ℃左右、回流比2、体积空速3 h-1、氢油体积比10;在此条件下,塔顶轻馏分的总硫质量分数小于20 μg/g、硫醇硫质量分数小于2 μg/g,二烯脱除率大于60%。  相似文献   
85.
采用分子筛硅源法合成β-MCM-4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考察了晶化过程中碱溶液浓度、pH值、晶化温度及晶化时间对β-MCM-41复合分子筛结构及性质的影响,采用XRD、BET、NH3-TPD及Py-IR等方法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以模型石脑油为原料,在高压微反装置上评价了以复合分子筛为载体制备的CoMo/β-MCM-41催化剂的异构和加氢脱硫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基准晶化体系pH值、晶化温度、碱溶液浓度、晶化时间条件下,所合成的β-MCM-41复合分子筛载体具有介-微孔结构和较适宜的酸性, Co-Mo/β-MCM-41催化剂的异构化和脱硫活性均高于以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复合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6.
化学镀条件对Pd/α-Al_2O_3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钯盐溶液浸渍-高温氧化还原法活化多孔α-Al2O3载体,然后在其上进行化学镀,制得Pd/α-Al2O3复合膜.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钯膜的微观结构,并考察了化学镀条件对钯膜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化学镀条件下基于钯晶粒的类柱状沉积而形成钯膜:钯晶粒的类柱状沉积柱径随着化学镀温度和化学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镀液中氯化钯浓度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7.
在分别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复合聚乙二醇20000(PEG20000)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合成的梯级孔MOR分子筛上负载Pt制备了Pt/MOR催化剂,并用分步浸渍法在所得催化剂上分别引入第二金属组分Ni和Cr;采用XRD、N_2吸附-脱附、CO脉冲化学吸附、H_2-TPR、NH3-TPD和Py-IR等技术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模板剂的添加有效地引入了介孔,所得MOR的介孔比表面积占总比表面积的比例从36.4%增加到54.2%介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比例从52.9%增加到76.5%,平均孔径从2.1nm增加到3.9nm;Ni或Cr的引入明显增加了催化剂的总酸量和L酸量,显著改善了金属Pt的分散度,且Cr的作用效果优于Ni。在引入1%Cr的Pt/MOR催化剂上,正辛烷临氢异构的转化率可达59.3%,其异构产物选择性可达94.9%。  相似文献   
88.
为弥补加氢深度脱硫技术的不足,轻质燃料油的非加氢深度脱硫技术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萃取/萃取精馏深度脱硫技术的进展情况,包括技术优势,研究进展,工业应用,以及在应用中高效萃取剂的选取。  相似文献   
89.
FCC汽油加氢脱硫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模拟FCC汽油加氢脱硫反应的化学平衡模型。该模型含有21个组分和12个独立的化学反应。利用基团贡献法估算了各组分的热力学数据,并进而获得了各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用改进的牛顿迭代法得到了不同温度、压力、进料H2/Oil比条件下的体系平衡组成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体系平衡组成的影响。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低压和低H2/Oil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烯烃饱和的趋势;低温、高H2/Oil比则有利于抑制硫醇的生成。模拟结果可为选择FCC汽油加氢脱硫过程的工艺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采用管式连续固定床积分反应器,在消除内外扩散阻力的基础上,在反应温度590℃~630℃、空速300h^-1~1000h^-1、压力0.1MPa、原料气组成C3H8/H2=1(mol)条件下,研究了丙烷在Pt纳米簇-Sn催化剂上脱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基于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建立了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模型,采用单纯形法估算了模型中的动力学参数,并对模型的显著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以丙烷氢键断裂为速率控制步骤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实验数据,模型可为工业反应器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