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自制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采用液相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级均匀负载的TiO2/CNTs复合粒子。采用TEM、XRD和FR-IR等手段对所得产物的形貌和晶相结构进行表征,并将所得样品作为风化煤硝酸氧解制备腐植酸的催化剂,结果表明:TiO2/CNTs复合粒子的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单纯的CNTs和TiO2的催化性能,能显著提高腐植酸的产率,而且,所得腐殖酸的芳构化程度较低,分子量较小。  相似文献   
12.
侯珂珂 《安徽化工》2012,38(4):21-23,26
以自制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Ce-Ti-Ox/CNTs,并进行了TEM及XRD表征。以所得样品为催化剂应用于东都风化煤降解制备腐殖酸的研究,探讨了不同铈钛摩尔比及紫外灯照射时间对风化煤降解制备腐植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铈钛相互掺杂及外灯照射,使得腐植酸的产率得到明显提高,最佳铈钛摩尔比为0.03/1,最佳照射时间为50 min。  相似文献   
13.
侯珂珂  李学峰  崔平 《材料导报》2011,25(24):115-118,123
以自制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CeO2/CNTs、TiO2/CNTs和Ce-Ti-Ox/CNTs,并进行了TEM及XRD表征。以所得样品为催化剂用于东都风化煤降解制备腐植酸的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不同负载型催化剂对风化煤降解制备腐植酸的产率、分子结构及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性能明显高于未负载的催化剂,能显著提高腐植酸的产率,而且所得腐植酸分子量较小,吸光度较高,其中Ce-Ti-Ox/CNTs催化效果最为显著,可使腐植酸的产率提高到65.43%,表明铈钛活性组分表现出了协同催化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活性炭吸附甲基紫废水过程模型,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以实验所得的32组实验数据为训练样本,建立了以甲基紫废水浓度为输入变量,以不同甲基紫废水浓度下活性炭处理后甲基紫溶液的吸光度为输出变量的吸附模型,模型输出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对活性炭吸附处理甲基紫废水过程模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16.
分别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法,以实验所得的36组数据为样本,建立了以吸附时间、活性炭投加量及甲基橙废水浓度为输入变量,以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度为输出变量的吸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两模型预测效果的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获得了比多元线性回归更好的拟合预测效果。使用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实现同时考虑三个操作因素条件下活性炭吸附特性的预测,而且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度较高,其预测样本最大和最小相对偏差分别为2.92%和0.029%,残差绝对值小于0.050 5。  相似文献   
17.
以自制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Ce O2/CNTs、Ti O2/CNTs和Ce-Ti-Ox/CNTs,并进行了TEM及XRD表征。以所得样品为催化剂,用于东都风化煤降解制备腐植酸的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不同负载型催化剂对风化煤降解制备腐植酸的产率、分子结构及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性能明显高于未负载的催化剂,能显著提高腐植酸的产率,而且所得腐植酸分子量较小,吸光度较高,其中Ce—Ti—Ox/CNTs催化效果最为显著,在82℃、煤样与催化剂质量比为1.5g/0.015g条件下可使腐植酸的产率提高到65.43%,表明铈钛活性组分表现出了协同催化效应。  相似文献   
18.
以元胞自动机为研究方法,通过编写Matlab程序,以演化示意图的形式,模拟了圆域内的扩散过程,给出了累积演化率曲线.同时,用微积分的方法,解析了该扩散过程,并结合实例与元胞自动机方法对比.研究证明.元胞自动机可以生动形象地模拟扩散过程,且与微积分得到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9.
20.
石脑油裂解制烯烃分子筛催化剂的性能同时受到酸性和扩散性质的影响,调变二者可以提升催化剂稳定性和烯烃选择性。采用溶剂挥发自组装方法制备了Si/Al物质的量比分别为30和50的多级孔道ZSM-5分子筛,经P和La修饰后,以正庚烷裂解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多级孔道分子筛的催化性能,并与普通微孔分子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正庚烷裂解制烯烃反应中,制得的纳米组装多级孔结构分子筛表现出更高的催化稳定性,双烯收率和丙烯选择性更高。Si/Al比的提高以及分子筛的多级孔道结构,有利于单分子裂解反应的发生,也有利于抑制氢转移等副反应的发生,从而降低了烯烃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