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4篇
建筑科学   10篇
水利工程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甲醇作为外碳源的生物反硝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甲醇长期使用过程中反硝化性能的变化,按ρ(TOC)/ρ(N)为1.6±0.2于缺氧反硝化初投加一定量的甲醇作外碳源,以SBR间歇运行方式展开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系统运行至37 d时即出现稳定的比反硝化速率,其由运行之初的0.378 mg NOx-N/(gVSS.h)提高到2.406 mg NOx-N/(gVSS.h).污泥驯化后的氮吸收速率试验发现,甲醇作碳源的ρ(TOC)/ρ(N)适宜范围是1.10~2.68.同时发现,16℃相对20℃的反硝化速率温度修正系数θ达1.07,表明温度降低对生物反硝化有较大抑制作用.从经济角度出发,甲醇投加应根据生物微环境及周围环境的变化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2.
氧化沟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能耗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氧化沟由于其结构简单、运行操作简便和处理效果稳定而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研究与应用,目前已成为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然而,氧化沟的低负荷运行方式存在着能耗高等问题。根据资料调查和对某些氧化沟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地调研结果,分析了氧化沟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能耗特征,确定引起高能耗的工艺环节,以期为氧化沟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越  彭轶  李鹏章  侯红勋  彭永臻 《化工学报》2015,66(3):1133-1141
N2O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而污水生物脱氮过程是N2O产生的一个主要人为来源。在本研究中,向生物处理出水中投加NH+4、NH2OH及NO-2,研究了NO-2对NH+4及NH2OH氧化过程中N2O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H+4及NH2OH氧化过程的最初30 min内(总反应时间180 min)产生的N2O占总N2O产生量的25%以上。在NH4+或NH2OH氧化完成前的30 min内,N2O的净产生量仅有0.2 mg·L-1。NH2OH的氧化是短程硝化开始阶段产生N2O的途径,此后NH+4或NH2OH氧化为AOB提供还原NO-2电子,引起的反硝化作用是产生N2O的主要途径。在实际生活污水短程硝化试验过程中,由于部分COD的存在,在低氧条件下,可能会出现异养菌的反硝化作用。同时,由于氧气及NO-2对氧化亚氮还原酶(NOS)的抑制,使得在生活污水进行短程硝化时,N2O的净产量比上述出水试验时增加了17%以上,总产量最高达到了11.07 mg·L-1。这一途径对N2O产生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的实际运行效果,在某污水处理厂罗茨风机改造为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的案例中,对改造前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常用风机设备装机功率由1 000 kW下降为900 kW,而出风能力由536 m3/min上升为588 m3/min;鼓风机房内的噪声大幅度降低,从120 dB降至70 dB左右;在进水水量和水质稳定的情况下,出水水质基本无变化,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较罗茨风机节能22%。相比罗茨风机,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效率更高、噪音更低、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明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的新要求,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试行)》,核算了巢湖流域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染物去除量及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排管理对策。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曝气系统精确控制、内回流比优化、减少全流程跌水复氧、提升污水处理负荷率等措施,该污水处理厂取得了污染物去除协同温室气体减排的效果,COD和TN去除量分别从9561.10和1601.77t/a提高至11583.06和1864.85t/a,分别增长了21.15%和16.42%;处理单位污水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0.3574降低至0.3009kg[CO2eq]/m3,降低了15.81%。  相似文献   
16.
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的演变、机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脱氨技术由于在经济面的独特优势,成为近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是未来污水生物脱氮技术发展的主流。国内对该技术的研究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在Anammox机理方面。文章对Anammox生物脱氮技术的演变、机理及研究现状作了全面的论述,从而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同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人工浮床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有机组合,形成了以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组合生态一体化工艺,考察了其对分散式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组合一体化装置在进水氨氮、总氮和COD平均进水质量浓度为25.18、31.68和172.56mg/L的情况下,出水氨氮、总氮和COD质量浓度分别为4.47、15.74和35.73mg/L,出水水质稳定。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可有效处理分散式污水。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A2/O型氧化沟工艺生物除磷不稳定、出水磷难以达标的问题,在A2/O型氧化沟工艺生物脱氮除磷的基础上,增加厌氧段旁侧化学除磷,以提高其除磷效率,使之满足水质排放标准.结果表明:增加化学除磷能够提高系统的除磷效果,使系统出水TP<1.0 mg/L,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化学除磷前厌氧池出水的TP含量为20~39 mg/L,远大于原水中的TP平均值(5.88 mg/L),在处理水量较少且化学除磷率为70%的情况下,便能够取得较好的总体除磷效果;回流污泥中携带的NO-x对生物除磷有较大的影响,其浓度和出水TP值有着较好的相关性,但旁侧化学除磷能够减弱回流污泥中的NO-x对生物除磷的影响;化学除磷剂的投配率为1:1(与TP物质的量之比),低于传统化学除磷的1.5:1.基于氧化沟工艺的旁侧化学除磷能够弥补氧化沟工艺的除磷不稳定,使该工艺得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和脱水机滤液重新回流入污水处理系统会增加系统的磷负荷。针对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浓缩过程中浓缩时间、投加聚合氯化铝(PAC)以及曝气对磷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泥浓缩池中的剩余污泥静置4 h后,释磷速率显著加快。在污泥浓缩池投加0.1 g/g干泥的PAC不仅将快速释磷时间延迟至8 h,还可以显著降低上清液中的磷酸盐浓度。对污泥浓缩池曝气30 min且溶解氧达到3 mg/L以上时,上清液中磷酸盐浓度降低了77.7%。通过合理控制剩余污泥在浓缩池中的停留时间、投加PAC以及曝气等,可以降低浓缩池上清液磷浓度,有效提高系统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含盐污水SBR法生物脱氮模糊控制参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柳  彭永臻  唐冰  侯红勋 《化工学报》2008,59(4):995-100
为考察含盐污水SBR法生物脱氮实现模糊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实际含盐生活污水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脱氮过程DO、pH变化规律以及盐度冲击下p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含盐污水SBR法脱氮过程DO曲线变化不规律,应采用pH值为模糊控制参数。不同盐度下pH曲线有相似规律,曲线上出现的反映生物脱氮进程特征点:跃升点a(break point)、氨氮谷点b (ammonia valley)、硝酸盐峰c(nitrate apex)与有机物降解结束、硝化完成和反硝化完成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盐度升高后a、b推后出现;10 g•L-1系统受盐度冲击时pH曲线依然遵从变化规律,但随着冲击盐度的升高特征点出现位置有所变化。冲击盐度高于30 g•L-1,pH曲线逐渐趋于平缓,特征点a、b不明显但延长曝气时间时能够出现, c点受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