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2篇
建筑科学   10篇
轻工业   5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71.
傅亮 《电器评介》2014,(2):193-193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高科技设备,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的积极影响。对于计算机来说,硬件的维护和软件的更新是影响计算机应用的重要因素。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经过了几次较大的变革,现今的硬件已经越来越小、越来越精、越来越高性能。在维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使用时间的长短和硬件本身的一些要求去维护。  相似文献   
72.
综述了用超临界CO2(SC—CO2)和乙醇混合溶剂提纯磷脂酰胆碱的研究概况。用SC—CO2和乙醇混合溶剂萃取,可以制备高纯度的磷脂酰胆碱。另外,得到的产品没有有害溶剂的残留。可以用于医药行业。这种提纯方法和乙醇分提以及柱层析提纯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酶液,三者均相反应,固定化磷脂酶A1,对它的固定化条件及固定化酶的各种性质进行了研究。固定化最佳条件,以脱乙酰度为92.8%,平均分子量为7.84×105,戊二醛浓度为3%缩合后,在0.5mg/100mL酶、pH6.0、25mmol/L CaCl2、4℃条件下固定化酶,酶活力回收可达59%。固定化酶最适温度60℃、最适pH值8.0,Km=9.08mmol/L。  相似文献   
74.
发酵型营养米乳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大米为原料,经过糊化等预处理后接入一定的乳酸菌进行发酵,最终获得了感官、组织状态良好的发酵型米乳。本研究对大米的加水量、菌种的种类及比例、发酵条件等进行了选择和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5.
<正>我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其中大米的年产量1.7亿吨以上,玉米的产量达到1.3亿吨,还包括了大量其它的俗称五谷杂粮的粮食作物,如小麦,高粱等。目前国内粮食作物基本上还是进行浅层次加工,如脱皮、磨粉等,然后作为人们的主食进行蒸煮食用,这种食用方式占了粮食作物消费总量的80%以上。其它的加工方式也主要在固体食品方向加工、消费,如饼干、膨化小吃等。但在粮食液态化方面进行加工和消费方面涉及很少。将粮食进行液态化加工,生产液乳化快速消费食品是加速粮食消费的一条重要也是主流途径之一,也是开拓液态食品品种门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6.
傅亮  田利春 《饮料工业》2005,8(5):10-12
在大米饮料制作过程中,为获得较稳定的乳化体系采用了不同的油/水分散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分散方法对油滴大小的分布的影响及与乳化液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乳化油滴大小在70~80nm之间时,乳化体系最稳定,利于大米饮料保持良好的外观稳定性.  相似文献   
77.
本文通过对红曲菌株MF107的自由细胞发酵及固定化细胞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比较,证实了固定化细胞发酵比自由细胞发酵对产色更有效。并证明了产物抑制在发酵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解除产物抑制后,固定化细胞发酵比自由细胞发酵产色可提高76%。  相似文献   
78.
描述了一种高效的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流水线结构,采用这种流水线结构不仅能提高数据速率,而且能有效减小设计的规模.作为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实现的关键部分,FFT的设计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实现规模.作为应用之一,笔者在DVB-T接收机中采用了这种FFT结构,实现了对2K/8K双模式的解调.该结构还可方便地应用到其他应用FFT的场合,且易于实现多种模式的并存.  相似文献   
79.
研究了茶饮料生产中影响关键生产区域、万级洁净度的因素,确定了最佳条件,并推荐相关生产区域划分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0.
陈宇哲  傅亮  彭英 《食品工业科技》2014,(19):177-179,184
设计了一套填料塔式发酵装置替代传统的表面好氧发酵法。该装置能在维持细菌纤维素膜完整、稳定的条件下方便进行补料。实验中进行了多种补料操作并与传统静置及静置补料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填料塔式装置可替代传统表面发酵法;补料操作在装置或静置系统中与单批发酵相比能将最高酸度分别提高71.1%和87.5%,补料是提高发酵总酸的有效途径;初始底物(酒精)浓度与纤维素合成量呈负相关,与产酸呈正相关,底物浓度为5.0%(V/V)时可使酒精尽可能转化为醋酸;底物酒精浓度为5.0%(V/V)时提高补料频率有助于维持更高ADH活力并提高产酸速率,当补料间隔为12h时ADH平均活力维持相对较高值0.051U/g,但不能提高最终总酸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