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40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机器视觉的原理,在所设计的实验平台上对高速、高加速度IC芯片粘片机并联焊头机构的定位精度进行了测量,测量和处理方法具有简单、容易实现及成本低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拾片和焊片时定位精度分别达到28.4、18.1μm,满足IC芯片粘片机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2.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特殊的运行工况,改进了传统的渗流观测资料统计分析模型。以h作为模型的时间单位,建立了以d为周期的多元统计回归模型,并对各影响分量进行分离,结合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影响因子。通过一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并补CSR特高压线路静态稳定受限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在电力系统中越来越多地投入使用并联电抗器的情况,为正确认识并联电抗器的作用,采用基于波过程和二端口网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并联电抗器降低特高压输电线路静态稳定性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并联电抗器的某些重要参数,分析特高压输电线路静态稳定功率极限的变化情况,得出了一些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44.
磷矿球团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吴志伟,宋志安(化工部西北化工研究院)我国黄磷产量仅次于美国和独联体而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制磷工业的现状却是规模小;小型电炉多,且分散;操作和管理水平低,自动化水平不高;磷矿基本上是统矿入炉,泥磷量大;电耗高、收率低;装备落后...  相似文献   
45.
无机肥料用转鼓造粒干燥机(БГС)造粒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6.
磷矿烧结是电炉黄磷炉料预处理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该法的特点、工艺流程、设备和主要的技术指标。介绍了国内几种磷矿的实验室评价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7.
本文运用可靠性理论讨论了控制网可靠性与网形结构的关系,探讨了改善控制网可靠性指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自动模拟法为基础对测角控制网同时顾及精度和可靠性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以某矿区四等测角网为例。验证了其可行性。这对矿区控制网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49.
Schorr  M  吴志伟 《磷肥与复肥》1994,9(4):92-93
将矿物调节剂—粘土和硅石加入磷矿,可调节其矿物和化学组成,减少设备腐蚀性,克服湿法磷酸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浓缩磷酸和肥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50.
The vertical seepage velocity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groundwater-surface water (GW-SW) exchange process.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periodical fluctuated temperature record of the streambe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epage velocity. Based on a 1-D flow and heat transport model with a sinusoidal temperature oscillation at the upstream boundary, a new analytical model is built. This analytical model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epage velocity from the amplitude ratio of the deep and shallow test points. The process of calculation is discussed. The field data are superimposed by multi-periods, so the spectrum analysis and the data filtering are desirable. For the typical seepage medium, the analytical model is effective to compute the seepage velocity between ?2 m/d and 6 m/d by using the record of the daily period fluctuation. The temperature time-series analytical model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upwards seepage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spacing of test points is small (less than 0.2 m). Lastly, a case study for the Russian River shows that this model is very convenient to determine the temporal changes of the GW-SW ex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