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79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为严格控制地表沉降,最大限度地减小隧道盾构施工给周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DBN)理论提出一种盾构隧道施工参数优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武汉某盾构隧道工程。首先选定待优化施工参数作为拟建网络结构的网络节点;然后设定离散化规则划分节点状态,以离散化工程实测数据完成参数学习,得到完整的DBN优化模型;该模型经验证用于工程施工参数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地表沉降与各施工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基于该模型进行反向诊断推理,能够确定各施工参数的最优设定区间;在该区间内对施工参数进行实时优化,能够降低地表沉降风险;该方法实时性强,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为实现对尾矿库失稳溃坝警情状态的系统评价,并考虑影响因素之间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模糊性问题,将云模型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构建了基于云模型和D-S证据理论的尾矿库失稳溃坝警情评价模型,即利用云模型实现对区间型数据的统一建模处理,再采用D-S证据理论对不同证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在处理不确定性信息融合问题上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54.
R=P×C法评价水下盾构隧道施工风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工程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针对水下盾构隧道施工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以对水下隧道工程的施工风险进行定级评估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将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正确定位各个风险因素,从而指导风险控制和管理.并以长江隧道工程为例,阐述了R=P×C风险定级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5.
武汉市地铁某区间下穿城际高速铁路桥梁,为保证盾构下穿期间的既有铁路运营安全,从优化区间线路、加强管片设计、隔离保护设置、列车限速、地面注浆、盾构施工控制等方面,提出处理方案和保护措施。采用FLAC3D有限差分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城际高速铁路桥梁变形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6.
传统安全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施工安全管理需求,而将BIM技术应用于安全管理中可以改善许多现有问题。从环境、经济、技术等方面分析BIM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适用性,基于实际操作探讨BIM技术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技术、安全计划与优化技术、安全规则检查技术、空间规划技术、施工现场劳务人员疏散技术以及安全教育与培训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为改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武汉市轨道交通七号线Ⅲ号出入口及Ⅳ号出入口采用顶管法施工。该工程顶管掘进机开挖断面尺寸为9820mm×5520mm,为大断面矩形顶管,控制地面及管线沉降、控制顶管机姿态、防止顶管机整体后退是该工程重难点之一。根据工程经验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顶管机性能参数,确定顶管掘进方案,控制顶进速度,严格控制出土量,防止超挖或欠挖,控制顶进轴线、地面沉降、管节注浆、渣土改良、管节防水等环节,工程顺利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8.
对PPP项目绩效的形成机理进行简单分析,得出包括项目本身特性、项目参与人、项目投入和项目发展过程的四个影响PPP项目绩效的综合影响因素。经过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导入问卷调查数据形成标准化的PPP绩效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得到对绩效影响效应突出的因素是项目本身特性和项目参与人。在已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基础上对PPP项目绩效进行FCM模型演化分析得到绩效演化曲线,得到PPP项目绩效对各观测变量的敏感性程度。进行因素影响分析,并通过诊断分析以及FCMapper分析得到最大影响因素为项目参与人因素。  相似文献   
59.
本文构建了项目全寿命周期生态足迹模型,涵盖全寿命周期消耗的能源、资源、产出的CO2、固体垃圾4个方面的生态足迹,提出了全寿命周期生态足迹空间效益指标,用于评价建筑项目的生态可持续性。研究了严寒地区4种不同结构类型(砖混平房、多层砖混楼房、多层钢混楼房、高层钢混楼房)住宅建筑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可持续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平房,体形系数和窗墙比较小的高层住宅楼的生态可持续性高;在层数、体型系数和窗墙比都相同的情况下,钢混结构比砖混结构住宅楼的生态可持续性高;4种结构类型住宅楼中,高层钢混结构的生态可持续性较高,是较适宜推广的建筑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