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1篇
电工技术   2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3篇
化学工业   109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43篇
建筑科学   129篇
矿业工程   3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38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43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9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在900 W功率下考察了不同微波辐照时间对褐煤界面性质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这些变化对褐煤成浆性的影响。利用化学滴定法、低温氮吸附法和扫描电镜,探讨了煤样的表面含氧官能团、孔隙结构、表面形貌及分形维数在微波辐照后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微波辐照时间的增加,褐煤的含水率及脱水速率逐渐降低;褐煤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逐渐降低;煤样的比表面积先升高后逐渐降低,平均孔径和孔体积均先降低然后再逐渐升高;煤粒表面逐渐趋于平整光滑;煤样孔隙的分形维数逐渐减小。将这些煤样制浆后发现褐煤的定黏浓度由原煤的51.3%上升到微波辐照12 min时的54.58%。  相似文献   
852.
本研究针对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存在的问题,即教学内容对接产业不及时、课程综合性高理解困难和实训硬件设备人均学时少等,应用OBE(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理念进行研究。通过定义明确的学习产出,重构教学内容,贯穿OBE理念进行“岗课赛证”整体设计,基于移动通信虚拟仿真软件模拟工作场景,构建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内容,以学习产出为标准实施多元化评价。经过迭代与实践,培养质量得到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3.
为准确读取配电柜指针式仪表的示值,保证巡检机器人作出相应决策,提出一种结合改进YOLOv5和PSPNet模型的指针仪表检测及示值识读方法;首先利用主干网络替换为轻量化网络MobileNetv3的YOLOv5算法检测定位表盘区域;然后采用特征提取网络替换为MobileNetv2的PSPNet算法对表盘的刻度线区域和指针进行分割,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圆拟合和霍夫直线检测法得到指针回转中心及指针的偏转角度;最后结合指针偏转角度和相邻主刻度线与回转中心连线的偏转角度,通过公式法求取仪表示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提取配电柜上的指针仪表表盘,并对表盘中的刻度和指针进行精准分割,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指针仪表示值识读相对误差最大为6.5%,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854.
介绍采用悬浮聚合工艺合成PVDF,得到的树脂颗粒形态受聚合配方、操作条件等因素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855.
在实际的接口测试场景中,不仅要验证单个接口的功能是否满足需求,还需要将多个接口按照业务逻辑进行组合,保证接口之间能正常地进行交互。接口之间的交互主要是数据的传递,因为数据的依赖,而产生了关联。在接口测试过程中如何解决这种关联,是实现自动化接口测试的关键技术。基于此,结合资产管理系统中新增供应商和用户登录两个功能模块,详细阐述了使用JMeter工具进行接口测试时,如何使用后置处理器和BeanShell脚本解决接口在同一个线程组和跨线程组这两种情况下的关联问题,有助于用户更方便地使用JMeter工具实现复杂的自动化接口测试任务。  相似文献   
856.
银纳米线具有优异的长径比、导电、透光、柔性、抗菌等特性,是制备导电纺织品最有前途的纳米材料之一。介绍银纳米线导电纺织品的常用制备方法,即共混纺丝法、后整理法,综述银纳米线导电纺织品在空气过滤、饮用水过滤、电磁屏蔽、个人热管理、柔性压力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最后对银纳米线导电纺织品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下一代智能纺织品的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57.
周燕  王永雄  董波 《电子科技》2021,34(1):23-30
当前的显著性检测算法在复杂场景下难以分割出完整显著性区域以及锐利的边缘细节.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特征融合算法.该方法利用全卷积神经网络获取多个层次粗糙的初始特征并结合特征金字塔结构对其深度解析.设计渐进结构感受野模块将特征转换至不同尺度的空间进行优化,实现特征的渐进融合与传递,有选择性地增强显著性区域.采...  相似文献   
858.
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BMOF)因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协同效应、组分和形貌可调控以及简易设计合成等特性使其在催化、生物传感、储能等诸多领域被广泛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制备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几种常用方法,介绍了可设计与调控的形貌类型,讨论了在修饰前后的组分调控和形貌稳定性,简述了其在催化、传感、储能领域的应用性能和优势等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大的比表面积、双金属的协同效应、可调控的多组分和形貌,有利于孔隙率的提高、活性位点的增加、电子转移速率和性能的提高。分析了目前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所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如导电性低、合成方法单一、精准设计调控还不够成熟等。最后针对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上述短板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9.
为了解决不确定性随机干扰下的动态服务选择和频谱资源的动态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控制策略和最优值函数的分层博弈架构。首先将二次用户之间服务选择的动态竞争建模为一种进化博弈,并将由于缺乏完整信息和计算能力的二次用户的非理性干扰行为建模为一个对服务选择分布进化的随机扰动;然后将在二次用户扰动服务选择下二次服务提供商的动态带宽分配构建为一个随机微分博弈来模拟不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竞争,从而得到动态地确定最优频谱资源分配的最优控制策略和最优值函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全部二次用户都可以获得相同的组群平均效用,而且还可实现二次服务提供商总的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860.
为充分论证炉渣固废回填煤矿采坑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开展了冻融与干湿循环两个重要的自然老化过程模拟试验。试验模拟利用炉渣固废回填煤矿采坑情景,通过分析冻融循环、干湿循环、冻融-干湿循环3种老化方式下老化前后全量/酸浸/水浸检测、碱度活性指标、重金属迁移规律等,研究工业固废经过老化处理后的环境行为变化,经过仪器检测和分析,炉渣中的Pb残渣态、可交换态在老化后均降低,老化后,炉渣中Pb以有机态为主(65.30%)。重金属Cd在炉渣老化前的残渣态占43.03%,老化后变为碳酸盐结合态,占33.84%,易于释放到环境中。Cu在炉渣固体废弃物中以有机态为主,老化后有机态占比继续升高,达71.21%。模拟填埋固废1 a与5 a相比,重金属、氟化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速度逐渐递减,表明重金属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一步向采矿坑东南方迁移。研究成果可以为炉渣充填治理采坑相关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