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1.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亚锰酸盐化合物La0.65Sr0.35MnO3,通过XRD和SEM研究不同pH值对合成粉体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发现:在pH值为0.5的酸性环境和pH为8.0的弱碱性环境中,均可以获得具有钙钛矿结构且尺寸均匀的La0.65Sr0.35MnO3粉体。在pH值为0.5的酸性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二维层状结构的凝胶,而在pH为8.0的弱碱性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金属离子可以有效地分散于这两种凝胶中,避免了后期热处理过程中化学组分的偏差及团聚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纳米材料水性乳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力强  林旻  郑精武  李华 《化工进展》2003,22(8):872-875
对纳米材料在水性乳液中进行了包裹材料的选择及用量、纳米材料用量及加入方式不同纳米材料的对比等实验。并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材料进行包裹,分散于拥有大侧链基团的单体中。乳液的性质有较大提高,各项稳定性测试均达到一级,贮存稳定性达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低结构碳黑(LCB)和高结构碳黑(HCB)作为填料,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基体,制备了PVDF/CB导电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以高于PVDF熔点的温度进行等温热处理,实时监测电阻率随时间的变化,研究PVDF/CB体系导电网络形成的动力学过程.结果发现,电阻率-时间曲线呈现出一定的自相似性,即在达到某一临界时间tp时电阻率迅速下降,而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CB含量的增加,体系的tp值减小.从tp与热处理温度的Arrhenius关系曲线可以得到PVDF/LCB和PVDF/HCB体系导电网络形成的活化能分别为65 kJ/mol和71 kJ/mol.提出了一个修正的热力学渗流模型预测PVDF/CB体系的tp,理论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高导热高绝缘FEP/AlN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聚全氟乙丙烯(FEP)为基体,偶联处理的氮化铝(AlN)为填料,通过共混、模压等方法制备了高导热、高绝缘的FEP/AlN复合材料.结合材料导热计算模型,分析了AlN用量对材料热导率、体积电阻率、力学以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AlN填充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呈近线性增加,当AlN的质量分数为30%时,材料的热导率可达2.22 W/(m·K),体积电阻率可达1.5×1015 Ω·cm,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软磁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来说,磁性参数测试的精确性至关重要。软磁材料测试条件各异,加上材料磁特性的非线性、不可逆性及对温度的敏感性,使得磁参数测试存在一定的偏差。选取适用频率范围较宽的功率铁氧体PC50磁环样品,通过对不同频率f及磁感强度Bm下的损耗测试过程中样品的温升进行监测,考查了磁芯损耗测量过程中不同励磁条件对样品温升的影响。结果分析发现,温升与测试时间、励磁信号的强度和频率呈正相关;根据损耗分离公式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得出其函数关系式。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表明该拟合方法可行,由此可估测任意测试条件下的样品温升,在测试前对可能因此引起的误差作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合成方法制备了添加Bi2O3的锶铁氧体粘结磁粉,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和时间下Bi2O3对锶铁氧体相组成、微结构以及内禀矫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wt%Bi2O3的试样中,由于含Bi液相的生成,在1050℃的较低温度下促进了铁氧体化反应和晶粒生长,从而显著提高SrM的内禀矫顽力。在添加1wt%Bi2O3的情况下,获得的锶铁氧体颗粒尺寸在1.2μm附近,球形度较佳,同时具有超过300kA/m的内禀矫顽力,可应用于制备高填充型粘结铁氧体磁体。  相似文献   
17.
铜粉的电解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电解法制取铜粉的工艺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电解液的稳定性及各工艺条件如离子浓度、电流密度、温度等对铜粉性能的影响。采用电解铜和钛为阳极 ,不锈钢为阴极 ,以 1 80 g/LH2 SO4和 8g/LCu2 +为电解体系 ,阴极电流密度为 6A/dm2 的工艺条件下稳定获得平均粒径为 1 2 μm的铜粉。阴极电流效率为 72 %。产品经BTA试剂处理后可长期贮存  相似文献   
18.
烧结钕铁硼在剩磁状态下的腐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剩磁状态下烧结钕铁硼在硫酸、磷酸、氢氧化钠及氯化钠介质中的腐蚀特征.采用动电位扫描及腐蚀失重法分析了腐蚀行为和特征.结果表明,剩磁没有改变烧结钕铁硼在各种介质中的电化学反应机制;在硫酸和氯化钠介质中,剩磁场提高了烧结钕铁硼的腐蚀速率,这是因为剩磁促进具有自催化作用的闭塞腐蚀电池的形成;在磷酸和氢氧化钠介质中,因形成钝化膜使得剩磁场降低烧结钕铁硼的腐蚀速率.剩磁场会改变双电层结构,导致磁致过电位的产生,从而影响了烧结钕铁硼的腐蚀电化学.  相似文献   
19.
姜力强  郑精武  李华  林旻 《稀有金属》2003,27(3):347-349
通过改变镀铜工艺中的阴极电流密度参数,测定了所获得镀铜层的硬度及电阻率。结果发现,镀铜层的硬度和电阻率开始都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阴极电流密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它们的值又都达到平衡;而经过时效处理后,镀铜层的硬度和电阻率随瞬间的积累均呈减小的趋势,且阴极电流密度越大时所获得的镀铜层的硬度和电阻率随时间变化的斜率就越大。  相似文献   
20.
电沉积铜的工艺参数对镀层硬度及电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变镀铜工艺中的阴极电流密度参数,测定所获得镀铜层的硬度及电阻率,发现阴极电流密度与镀铜层的硬度及电阻率之间的变化趋势,硬度与电阻率的时间效应。并从理论上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