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31.
蔡伟  郑精武  乔梁  姜力强 《特殊钢》2010,31(6):59-62
标准YB/T169-2000规定,通过光学显微镜中明暗差异测量高碳钢组织的索氏体含量。为了分析光学显微镜中各明暗区域对应的组织结构,对铅浴退火抗拉强度为1 296 MPa的Φ0.9 mm 82A高碳钢丝试样采用显微硬度计做定点标记,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同时通过不同浸蚀方式分析明暗区域出现的原因。结果证实白亮区域和类似珠光体片层组织均为索氏体组织。局部深腐蚀导致片层假象,而白亮区域和类似珠光体出现均与垂直于拉拔方向索氏体团相关。  相似文献   
32.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铁氧体粉/油酸复合材料,测量了其流动性,并对其熔融和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油酸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尼龙6的流动性能,同时,使尼龙6结晶温度升高,熔融温度降低,结晶度降低。对油酸作用机理的研究表明,其改善流动性的主要原因是油酸减弱了尼龙6长链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增加高温下分子链的运动能力。尼龙6流动性的改善有助于制备高填充量的尼龙/铁氧体粉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线材运动时线材直径、走线速度和液体黏度对金属线材液体携带量的影响。用空气流降低了线材的液体携带量,并给出了相应的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34.
通过混炼工艺制备了聚全氟乙丙烯/聚苯硫醚(FEP/PPs)复合材料;研究了PPS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流动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S的加入能显著改善FEP/PPS复合体系的流动性能,但FEP/PPS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却随PPS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FEP/PPS复合体系流动性改善的机理是弥散分布的PPS液相小颗粒为FEP基体提供了较大的剪切变形空间,而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降低主要来自于两者界面较差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35.
采用传统的陶瓷工艺制备贫铁MnZn铁氧体材料Mn0.61Zn0.41Ti0.02Fe1.96O4,并采用流延工艺制备出厚度为100~150μm的贫铁MnZn铁氧体薄片。研究了贫铁MnZn铁氧体材料的微观形貌和晶相结构,测试了贫铁MnZn铁氧体材料的磁性能。研究表明,贫铁Mn Zn铁氧体在低频区域的磁性能与富铁MnZn铁氧体相当,并在13.56 MHz的高频区域仍保持了较高的磁导率。通过运用仿真软件CST模拟NFC(近场通信)天线的场强分布并根据可读写距离测试了铁氧体薄片的屏蔽能力,讨论了贫铁MnZn铁氧体材料同时运用于无线充电及近场通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烧结钕铁硼在硝酸、盐酸、硫酸、磷酸及草酸介质中的腐蚀特征。采用动电位扫描及腐蚀失重测试分析了腐蚀行为和特征,采用AFM和SEM观察了酸腐蚀后的NdFeB表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烧结钕铁硼在盐酸及硫酸介质中的腐蚀速率最大,在磷酸及草酸介质中呈钝化态,在硝酸中的边缘腐蚀较严重,对磁体的宏观尺寸破坏较大,在各种酸中腐蚀后的微表面都更粗糙了。  相似文献   
37.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NdFeB磁粉表面沉积6种组合的单层或双层纳米厚度的金属层.测试了包覆磁粉的电极电位和磁性能,包覆磁粉制备的粘结磁体的电阻率。磁粉电极电位表现为NdFeB和沉积金属的混合电位。磁粉的磁性能变化与沉积金属的性质有关。磁体电阻率三月现为NdFeB和沉积金属的混合电阻率,沉积Zn/Ni双金属层的样品电阻率异常地增加.其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38.
线材连续电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线材连续电的设备及其特点。从技术放环境保护诸方面对设备制式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线材电镀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9.
镍与镍合金镀层的退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镍与镍合金镀层的退除是电镀生产中十分棘手的问题。镀镍另件的不合格率一般约为5%左右它的退除也较锌、铬和铜镀层难度大。近期的退镀专利虽以退镍(及其合金)为最多。但到目前为止对于退镍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依据广泛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及近200家工厂的实地调查,以及一年来的大量实验探索,从化学退除和阳极电解退除两方面来讨论镍及镍合金镀层退除的技术要素,着重讨论退镀液基本组分的作用,也展示若干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电解法处理含氰含铜废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论文研究了在同一反应槽中同时除掉CN^-和Cu^ 两种离子的方法——陶基二氧化铅阳极棒电解氧化CN^-和不锈钢阴极电沉积Cu^ 。分别在电流密度、温度、pH值、电解质、极距和电极面积比等参数方面做了实验,得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阴极电流密度为0.4A/dm^2,电极面积比(阴;阳)为2:1,极距为3cm,温度为55℃,pH值为10.5,电解质氯化钠加入量为0.5g/L。在此条件下,电解废液2h可以使CN^-浓度从385mg/L降到58mg/L;Cu^ 浓度从450mg/L降到48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