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50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JS—01的发酵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动控制发酵设备,首先进行分批发酵实验摸索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JS-01的生长与代谢的基本规律,然后采用补料分批发酵的发制生长基质的浓度,测定了一系列(Ci,μi),(μj,qij)数据,,获得了Kc, μmax、α、β等参数的值,并且推导出了细胞生长与产物合成的动力学公式,从面证明了用Monod方程描述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JS-01生长速率与基质浓度关系的合理性,并推导出此菌产酶的类型属于生长关联型。  相似文献   
22.
丁二酸在发酵液中是以解离状态存在,在酸化结晶过程中形成高浓度的无机盐,会对丁二酸的溶解度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丁二酸的结晶收率。研究考察了高浓度钠盐体系中pH与温度对丁二酸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氯化钠争夺自由水分子,丁二酸的饱和溶解度随氯化钠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此基础上,分别测定了丁二酸在不同pH下的饱和溶解度,在277.2~333.2 K,丁二酸的饱和溶解度均随体系pH的降低而迅速下降,表明丁二酸解离状态及氯化钠的积累对丁二酸溶解度具有显著影响。同时采用Yaws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以温度和pH为变量,获得了相应的溶解度方程,其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3.0%,表明Yaws模型拟合得到的溶解度方程与实验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于计算高浓度钠盐体系中丁二酸的溶解度数据。  相似文献   
23.
聚羟基烷酸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聚羟基烷酸酯(PHA)的性能特点以及不足,分别探讨了PHA与天然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及纳米粒子的共混改性研究进展,例如淀粉、丁酸纤维素、聚己内酯、聚碳酸丙烯酯、有机蒙脱土、碳纳米管等。并就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晶性、机械性以及热稳定性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展望了PHA的改性方向。  相似文献   
24.
利用甘蔗糖蜜厌氧发酵产丁二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甘蔗糖蜜作为廉价碳源厌氧发酵制备丁二酸进行初步研究.实验证明,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能够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碳源,制备丁二酸为菌体利用廉价甘蔗糖蜜作碳源进行丁二酸发酵提供可行性依据.通过比较不同的糖蜜预处理方法,得出经硫酸处理的糖蜜发酵效果最好,丁二酸浓度37.73g/L,比未经处理的糖蜜所产丁二酸浓度高12.6%.考察不同的糖蜜添加量对发酵结果的影响表明,初始总糖浓度为65g/L时,丁二酸的产量最高为49.63g/L;在3L罐中进行放大实验,丁二酸产量46.91g/L,质量收率为72.2%,分别比混合糖(含蔗糖、果糖、葡萄糖)的发酵结果高9.8%、10%.  相似文献   
25.
姜岷  徐辉  徐俊霞 《中国水利》2012,(20):54-55
从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农业快速发展,我国河流吸纳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此外由于过度和不合理的土地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河岸带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破坏.由于这些共同作用,导致我国河流水质逐年下降,某些河流尤其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流经城镇的中小型河流,河流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尤为严重,河流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如渔业养殖、农业灌溉、娱乐景观等功能丧失或者无法正常发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河流是重要的水源,因此治理我国河流污染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6.
考察了培养基中分别添加Mg2+、Mn2+、Co2+3种金属离子对Actinobacilus Succinogenes NJ113菌体生长及产酸的影响,并进行了代谢通量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分别添加6mmTo1/LMg2+、6mmol/LMnz+、2mmol/LCo2+后流向HMP途径的通量r17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45...  相似文献   
27.
稀酸水解玉米皮制备丁二酸发酵糖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稀酸水解玉米皮制备丁二酸发酵糖液的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及优化调整得到稀酸水解玉米皮的优化工艺条件:水解温度110℃、加酸量1%、粒径20~40目、反应时间90min,总糖收率90.37%,总糖浓度85g/L。其糖液经活性炭脱色,脱色率达92.27%,脱色的总糖损失率低于5%,糠醛含量仅为0.236g/L。经厌氧发酵实验初步验证,玉米皮水解液可替代葡萄糖作为丁二酸发酵的碳源。  相似文献   
28.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功能化双咪唑核离子液体-杂多酸盐催化剂,并用 FT-IR 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在正十二醇与磷酸(质量分数85%)直接酯化高选择性地合成单十二烷基磷酸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催化剂中杂多酸的 Keggin 结构均得到了较好的保持。杂多酸-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于传统的纯杂多酸催化剂,其中在双-(3-甲基-1-咪唑) 亚丁基磷钨酸盐催化剂质量分数0.67%、反应温度90℃和反应时间1 h 的条件下,单酯收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了43.5%和99.9%;加入甲苯携水剂后,在最佳催化剂用量0.8%(质量分数)和120℃下反应24 h,单酯收率为93.5%,选择性为99.8%;重复使用6次后,该催化剂的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表明该功能性双核杂多酸离子液体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酯化有机-无机复合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29.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Plackett-Burman,PB),对影响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的11个因子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影响该菌厌氧发酵产丁二酸的主要因子为葡萄糖、酵母膏、玉米浆。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这3个因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丁二酸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到3因子的最优用量:葡萄糖107g/L,酵母膏16 g/L,玉米浆12 g/L,在优化条件下培养48 h,丁二酸的产量由原始培养条件下的62g/L增到84 g/L,收率从62%提高到78.5%,生产强度达1.75 g/(L·h)。  相似文献   
30.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以氯乙酰化聚苯乙烯微球(PS-acy-lCl)为大分子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CuCl及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催化体系制备得到梳状亲水性环氧树脂(PS-acy-lP(AM-co-GMA))。考察了溶剂体系、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在n(PS-acy-lCl)∶n(CuCl)∶n(TMEDA)∶n(AM)∶n(GMA)=1∶1∶1∶1.8∶22.2,V(GMA)∶V(N,N′-二甲基甲酰胺)∶V(甲苯)=1∶0.6∶0.4时,于80℃反应60 min获得700%左右高增重率的PS-acy-lP(AM-co-GMA),并可通过改变单体AM添加量获得不同亲水性的环氧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