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以5%杀单·毒死蜱颗粒剂(蔗来茎)、2%吡虫啉颗粒剂(SP003)、3%辛·乐颗粒剂(扑杀威乐)为例,从技术构思、筛选方法、剂型加工、药效试验、推广应用等方面阐述了利用我国现有农药资源开发适合甘蔗作物使用的甘蔗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的研发过程。  相似文献   
32.
高效低毒杀虫剂Regent 0.3G对甘蔗螟虫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5种杀虫剂防治蔗螟的效果.试验中Regent(锐劲特)用量低且防效最佳,剂量ai 50~150 g/hm2的防效为62.25%~84.86%.实验中还发现常用药剂呋喃丹的防效明显下降.本文还就引起常用药剂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加快氟虫腈在甘蔗上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33.
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蔗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背景是国家基于石油替代战略而在2 001年启动的"变性燃料乙醇"和"车用乙醇汽油"推广计划.目前燃料乙醇发展的突出障碍是生产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国家的大量补贴.本文借鉴巴西利用甘蔗发展低成本燃料乙醇的经验,对中国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成熟度、市场竞争力和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在工艺和设备上不存在根本性、长期性的障碍;在目前的燃料乙醇和食糖价格下,甘蔗燃料乙醇的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甘蔗燃料乙醇生产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现有的环保技术条件下可以得到克服,并且还将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因此,国家"车用乙醇汽油"计划的下一步推广应该充分考虑到广东、广西、福建等甘蔗优势省份,以甘蔗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来促进农业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施用2种新型功能性生物有机肥(A、B)在甘蔗生产上应用的效应。结果表明:功能性生物有机肥能显著促进甘蔗生长,提高萌芽率,增加分蘖数、株高、鲜重、干重、有效茎数、茎径及茎长;施用新型肥料A和B比普通有机肥处理(CK1)分别增产蔗7.1%和5.8%,增产糖8.4%和6.6%,比常规不施有机肥处理(CK2)分别增产蔗10.3%和9.0%,增产糖11.3%和9.4%。  相似文献   
35.
粤引618系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2006年从巴西引进的甘蔗新品系,经5年种性试验选育而成的高产高糖甘蔗新品种.该品种高糖、丰产稳产、中至中小茎、萌芽快齐、分蘖力强、宿根性较强、抗逆性较强,农艺性状佳.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引618公顷产蔗115.87 t,分别比对照种ROC16和ROC22增产60.9%和16.2%;产糖16.54 t/hm2,分别比ROC16和ROC22增糖57.5%和19.0%;粤引618甘蔗蔗糖分含量在11月~次年1月平均达15.51%,分别比ROC16和ROC22提高0.53个百分点和0.26个百分点.粤引618主要农艺性状、蔗茎产量、含糖量、蔗糖分、抗逆性均优于ROC16和ROC22,适合在粤、桂、滇等蔗区繁殖试种.  相似文献   
36.
通过室内生测试验,研究了16种药剂对甘蔗黑色蔗龟幼虫的生物活性。其中特丁硫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辛硫磷、二嗪磷和嘧啶磷等药剂对突背蔗龟活性相对较高,LD50值为1.0065~2.1876μg/头;乐果、毒死蜱、丁硫克百威、西维因、氯氰菊酯、甲拌磷、地虫硫磷和敌百虫等的LD50值为3.0652~10.7687μg/头。...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湛江农垦华海蔗区大范围出现甘蔗茎内蔗肉发红现象进行现场调查研究,确定了该现象是由赤腐病引起,并对引致赤腐病在蔗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赤腐病的严重为害是导致华海蔗区糖分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8.
本文采用自主研制的集肥、膜、药于一体的多功能轻便型中耕培土机,设置3种不同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肥、膜、药于一体的多功能轻便型中耕培土机种植模式比人工种植模式以及畜力结合种植模式在出苗、分蘖、生长速方面均有促进作用,且应用机械化施肥、施药、盖膜、覆土高效种植能提高养分利用率,增加甘蔗产量,节约用工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从目前甘蔗生产上害虫防治面临的困难局面,用生态学和回归自然的防治理念结合当前研究较为活跃的诱导抗虫性理论,浅析了外源茉莉酸(JA)和茉莉酸甲酸(MJA)胁迫诱导植物抗虫性的功能及作用;探讨了JA和MJA研究的意义以及应用于甘蔗、为甘蔗害虫防治开辟有效新途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4%吡虫啉·杀虫双颗粒对甘蔗苗期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于2016、2017年分别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开展了2年4地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显示,2016年和2017年4%吡虫啉·杀虫双颗粒在4地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分别为74.08%~97.30%,75.83%~93.50%;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18%~90.70%以及61.68%~85.25%;3.6%杀虫双大粒剂2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39%~88.60%和69.90%~81.43%;3%克百威颗粒剂2年的防治效果分别77.02%~89.00%和73.50%~87.24%。试验药剂4%吡虫啉·杀虫双颗粒剂2400、3000和3600g.ai/hm2这3个剂量处理下,随着剂量的提高防治甘蔗螟虫的效果也相应提高,3600 g.ai/hm2处理的防效显著好于所有对照药剂和处理。另外,经过2年4地的药效试验,试验期间未发现试验药剂4%吡虫啉·杀虫双颗粒剂对供试甘蔗产生药害现象。本研究旨在为4%吡虫啉·杀虫双颗粒剂的药剂登记以及田间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