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8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55篇
电工技术   101篇
综合类   131篇
化学工业   214篇
金属工艺   46篇
机械仪表   125篇
建筑科学   171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29篇
轻工业   196篇
水利工程   64篇
石油天然气   42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2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2篇
冶金工业   42篇
原子能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18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71.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制备一种可生物降解的以腙键(hydrazone)连接的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腙键-聚己内酯(PHPMA-hyd-PCL)两亲性聚合物。运用核磁共振(1H NM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透析法制备胶束,形成以聚HPMA为亲水壳层、聚己内酯为疏水内核、腙键为pH敏感基团的胶束。动态光散射(DLS)以及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聚合物胶束呈规整球形且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100 nm。以抗癌药物阿霉素作为模型药物模拟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阿霉素的PHPMA64-hyd-PCL80聚合物纳米胶束在pH=7.4的缓冲溶液中48 h累积释放率仅为16%,在缓冲溶液pH=5.0中24 h可以释放85%。在pH=5.0时,由于腙键的断裂,载药胶束显著溶胀增大,抗癌药物迅速从胶束中释放出来,证明该纳米胶束具有较好的药物促释能力。因此,该pH敏感胶束具有作为药物载体的良好潜能。  相似文献   
72.
以含有缩醛键的端羟基聚己内酯(HO-PCL-Acetal-OH)和含有二硫键的端羧基聚乙二醇(PEG-SS-COOH)反应形成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PEG-SS-PCL-Acetal-SS-PEG。该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胶束纳米粒子。采用核磁共振谱(1H NMR)来表征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貌。此外,通过DLS分别检测胶束在二硫苏糖醇(DTT)/p H=5.0和p H=7.4溶液中粒径的变化,结果证明在含有DTT和弱酸性的条件下,由于三嵌段共聚物胶束的二硫键/缩醛键断裂,使其负载有抗癌药物阿霉素(DOX)的胶束溶胀,粒径变大,药物快速释放。药物体外释放模拟结果表明,在p H 5.0、DTT/p H 7.4和DTT/p H 5.0的情况下,DOX 24小时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40.07%、92.05%和95.36%,但是在p H=7.4时释放率仅为25.17%。在37℃条件下,这些载药纳米粒子表现出具有氧化还原/p H双重响应性的药物释放行为。  相似文献   
73.
通过加入连续Si C纤维,改善Ti Al基金属间化合物室温脆性。利用Ti箔-Si C纤维-Al箔经过热压工艺制备连续Si C纤维增强Ti Al基复合材料。探索了纤维/箔铺叠次序和热压工艺对Ti Al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对其组织结构和相组成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i C纤维铺于Al箔与Al箔之间,采用三段式热压工艺能得到致密的微叠层Ti Al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74.
文章在一台双缸直喷柴油机上开展了燃用菜籽油-柴油混合燃料时的发动机性能、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并与燃用柴油时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菜籽油的掺混比(体积分数)不大于20%时,混合燃料的运动粘度和密度接近于柴油;在低负荷工况下,燃用混合燃料时的燃烧开始时间与柴油几乎相同,但缸内压力峰值和放热率相对较高;在高负荷工况下,燃用混合燃料时的燃烧开始时间略早于柴油,特别是VD50;在低负荷工况下,燃用VD50时的燃油消耗率最高,有效热效率最低;随着发动机负荷的逐渐增加,燃用混合燃料与柴油时的燃油油耗率差异逐渐减小,有效热效率也不断提高;在低负荷工况下,燃用混合燃料时的碳烟排放量较高,高负荷时则与之相反;在低负荷工况下,燃用混合燃料时的NOx排放量略低于柴油,高负荷时则几乎相同;在整个负荷范围内,燃用混合燃料时的CO和HC排放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75.
设计了一种以Q235B为材料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金属机舱罩。首先构建了金属机舱罩的三维模型,然后根据风机适用的风区类型对金属机舱罩所受的载荷和工况进行设置,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金属机舱罩的强度、变形量及振动模态进行详细分析计算,最终确定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金属机舱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6.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Fe/MgO,Co/MgO和Ni/MgO催化剂,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石河子烟煤在热解气气氛下的催化热解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热解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对煤热解焦油产率、半焦产率、轻重油比例以及焦油族组成的影响,并与相同条件下N2气氛和热解气气氛热解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对煤在热解气中的热解都有促进作用,其中Ni/MgO催化剂对提高焦油产率最明显.在气体流量为400mL/min,热解温度为550℃,Ni/MgO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焦油产率为7.33%,与相同条件下在N2气氛和热解气气氛下热解相比,焦油产率分别提高了78%和42%.而Co/MgO催化剂对提高轻油的作用较明显.这表明热解气催化活化对煤热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抑制缩聚反应,提高焦油的产率和改善焦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77.
本文主要是对注水井分层的水量和压力等异常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8.
张丹 《中国科技博览》2014,(26):166-166
阐述“有条件接收技术”在宽带传输网或电视网中的基本原理和作用,详细地分析了“有条件接收技术”的几种加扰方式。为现今及今后网络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参】有条件接收?加扰/解扰?有线电视  相似文献   
79.
信息动态     
徐工XZ5000型水平定向钻机在马来西亚最大的电缆穿越工程卢穆特海湾施工后不久,施工方马来西亚MLH公司竞争对手闻讯前来,认为这项工程徐工设备无法完成. 原来这家竞争对手曾多次研究现场地质情况,此项工程为跨海湾电缆埋设,海湾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沙层、腐植层和淤泥层交错,不易成孔且易坍塌.此外,地下水为海水,含盐量高,钙、镁离子浓度大,不利于泥浆的充分溶解及护壁.反复思量后,最后选择了退出.  相似文献   
80.
文章深刻分析了当前模具专业方向生产实习的现状和不足,结合实际提出了集成式、自助式、本土式和虚拟式的实习模式,并深刻阐述了其内涵、初步建立了实习评价体系。使得模具专业方向生产实习进一步凸显特色,实习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