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0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本文通过测定不溶性树脂含量,研究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氧化锌催化的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固化规律,得到了不溶性树脂生成速度和活化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成条件及酚醛(锌)树脂用量等因素对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不溶性树脂生成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在室温下用聚焦的飞秒激光照射高折射率、低双折射的透明含芴结构树脂-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聚物,探索飞秒激光制备高分子光学功能微结构的可能性。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谱、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对该材料在飞秒激光照射后的结构变化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含芴结构树脂共聚物在飞秒激光照射后产生化学键断裂,生成未成对电子,并形成无定形碳;照射区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增强;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减少在激光会聚点附近诱导结构由慧尾状向单一细丝转变。演示了三维着色内雕。  相似文献   
43.
RTM专用混合型树脂体系研究——反应特性与工艺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本文采用乙烯基酯树脂和环氧树脂体系共混改性的方法。研究和开发具有良好工艺性、耐热性和力学性能的低成本RTM用树脂体系。研究表明,乙烯基酯树脂和环氧树脂体系具有良好的共混特性。DSC及粘度分析研究表明,混合型树脂体系中的乙烯基酯组份分散了环氧树脂的反应放热,有效降低了711环氧树脂的反应速度和改善了树脂的工艺特性。使混合型树脂具有较好的RTM工艺低粘度平台工艺性能。所研究的混合型树脂体系可用于RTM  相似文献   
44.
为定量测试碳纤维丝束的断丝起毛程度,建立了碳纤维丝束起毛量测试方法,并搭建了测试装置。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2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进行起毛量测试,研究了丝束展宽、张力、毛丝吸附材料等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采用优化的测试条件,测试了几种进口、国产T700级、T800级碳纤维丝束的起毛量。实验表明,所建方法操作简单,适用性较广。对于12K的T800级碳纤维,当纤维张力为1~2N,海绵孔隙大小在0.1~0.6mm,且受到的载荷大小为1~4N时,测试结果比较理想。对于起毛量较高的碳纤维,需保证一定的纤维展宽使丝束内部的毛丝暴露,从而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5.
为采用快速成形方法制造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件进行的探索。研究了纤维在浸胶过程中纤维的牵引速度,牵引力和胶液粘度对复合材料含胶量及纤维及胶液浸润性的影响,进而设计了相应的一条工艺过程,为以后制作结构合理的喷头装置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以三维连体织物格栅夹芯材料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在平压、 剪切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与破坏模式, 并考察格栅分布密度、 厚度和泡沫填充等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揭示纤维芯柱间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 三维连体织物格栅复合材料及其夹芯材料平压及剪切性能随芯柱纬向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三维连体织物格栅夹芯材料芯柱之间的协同作用随着芯柱纬向间距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大厚度三维连体织物格栅复合材料平压破坏模式主要为芯柱失稳, 最终芯柱断裂破坏, 剪切破坏模式为芯柱受剪根部断裂。  相似文献   
47.
采用Weibull统计分布方法量化了剑麻纤维的横截面积, 并考虑液体在剑麻纤维中空结构中的芯吸质量, 发展了基于Wilhelmy吊片法原理测试剑麻纤维与液体动态接触角的表征方法。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剑麻纤维微观结构、 表面化学组成、 表面能及其色散、 极性特性的影响规律, 并测试了剑麻纤维与E51环氧树脂的浸润性。结果表明: NaOH、 阻燃剂处理使剑麻纤维表面极性官能团增加, 纤维的表面能极性分量增加显著; 硅烷处理增加了剑麻纤维表面的极性基团含量, 但使其极性分量减小, 表面能略有下降; 并且剑麻纤维与E51树脂的浸润性与其极性比匹配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
电子束固化环氧树脂混合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几种环氧树脂混合体系的电子束固化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环氧828、648、207树脂及其混合体系的辐射效应。分析了树脂配比及辐射剂量对环氧828/648树脂混合体系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树脂配比的环氧207/648树脂混合体系辐射产物的性能。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的化学结构、空间效应以及结晶性等其辐射效应有很大影响,通过不同环氧树脂的配合,可以改善体系的辐射固化效果,减少辐射剂量,提高辐射产物的性能。  相似文献   
49.
碳纤维/芳纶浆粕摩阻复合材料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丁睛橡胶改性酚醛树脂为基体,以碳纤维和芳纶浆粕为增强材料,研究了组分含量不同时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试验揭示了组分含量对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的规律,同时优化了具有良好耐热性、冲击韧性和摩擦性能新型无石棉摩阻复合材料的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50.
电子束作用下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电子束固化复合材料树脂体系的原理,从引入辐敏性的基团入手,合成了含硅丙烯酸酯的活性稀释剂、芳香族酰亚胺活性单体、含丙烯酸的PMR型聚酰胺酸和单官能、双官能的马来酰亚胺单体。在此基础上,对合成所得到的产物和几种环氧树脂进行了辐射交联实验,并考察与分析了不同树脂的辐射固化反应行为。与此同时对合成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对固化物性能进行初步测试。所得研究结果,对电子束固化树脂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