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0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原位自生TiC-TiB2增强Fe基复合涂层的凝固特性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Ti、B4C和Fe粉为原料,利用氩弧熔敷技术在Q235钢基体表面制备出原位自生TiC-TiB2增强Fe基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涂层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TiC和TiB2颗粒的形成机理和氩弧熔池的凝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熔敷层组织为TiC和TiB2弥散分布在α-Fe中,熔敷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无裂纹、气孔等缺陷;涂层中TiC和TiB2的体积分数约为68%.形成机理主要是以固态扩散机制为主,TiC以小颗粒状和花瓣状先析出,后析出的TiB2多以六边形、短棒状存在,TiB2的组织比较粗大,TiC颗粒比较细小,TiB2的含量大于TiC含量.  相似文献   
52.
把石墨粉末预涂在钛合金表面上,利用氩弧熔覆技术成功制备出原位自生TiC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分析了熔覆涂层的显微组织,探讨了增强相TiC的生成机制;利用显微硬度仪测试了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并用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氩弧熔覆涂层组织均匀致密,原位自生TiC呈树枝晶和细碎的条状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涂层中;由TiC增强的复合涂层明显地改善了钛合金的表面硬度.平均硬度约为700HV0.2且沿层深方向呈梯度分布;涂层在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的耐磨性明显优于基体,约为钛合金的10.5倍.  相似文献   
53.
钒酸盐在真空紫外的吸收截面较大,并且具有有效的基质敏化带,被认为是优良的荧光粉基质材料.通过研究发现,将硼酸三丁酯引入到钒酸盐之中,形成了钒硼酸盐体系,将其作为红色荧光粉的基质材料,可以改善红色荧光粉的纯度和发光强度.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Y0.9B0.3V0.7O3.7∶0.04Eu3+,0.06Gd3+红色荧光粉,通过...  相似文献   
54.
硅烷交联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硅烷交联无卤阻燃体系各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其阻燃性能,拉伸性能和介电性能的测试,得到较好的无卤阻燃剂Mg(OH)2与Al(OH)3配比,通过树脂改性及阻燃剂的表面处理,使无机填料与树脂相容性提高,得到较好性能的阻燃体系。  相似文献   
55.
光纤及其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新型光纤材料、新型结构的光纤以及光纤预制棒的制造工艺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6.
探讨了高岭土煅烧的最佳温度和时间,以及煅烧温度和时间对高岭土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将经煅烧和偶联剂处理的高岭土填料加入到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拉挤复合材料中,可使其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7.
58.
本文着重研究了纤维含量和排列方向对环氧/单向玻璃纤维复合层板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与施加电场方向的改变,将导致复合层板电击穿强度发生变化,其夹角越大层板承受电击穿强度越高.纤维含量增加,其单向纤维复合层板的介电性能下降.本文对单向纤维复合层板建立了亚微观介电模型,且在此基础上,对其电击穿强度,介电常数与纤维方向和纤维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预测,其理论值与实验值有较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59.
60.
纳米陶瓷超塑性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塑性是细晶材料在特定条件下显示出的极大拉伸变形能力,及纳米陶瓷超塑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陶瓷超塑性的变形条件,特性和影响因素,为陶瓷超塑性理论和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并指出了目前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