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AZ80镁合金热流变行为的Rosserd型本构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热物理模拟机Gleeble1500进行多组圆柱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试验温度为250~400℃,应变速率为0.01~10s-1。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计算了AZ80镁合金唯象本构模型所需的一组系数,获得了能够较精确表示AZ80镁合金材料的流动应力与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之间关系的Rosserd本构模型,为塑性成形模拟提供了所需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82.
企业失败项目客观而大量存在,大量的失败项目资源急待处理与优化配置,系统界定项目失败的标准是进行资源配置的前提与基础,目前缺少对企业项目失败标准全面系统的界定。在借鉴国内外学者与实业界对企业项目成败标准界定的基础上,从程度、时间和层级三个维度系统界定了企业项目失败的标准。  相似文献   
83.
隧道近距离穿越已有结构的风险不容忽略,而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主要由地层损失引起,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调整控制可影响开挖过程中的地层损失率。基于此,提出一种盾构隧道施工预测与动态调控的方法:基于地层损失理论建立地层损失率与地层变形的关系,同时基于经验公式对盾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调控,使盾构施工引起的变形满足控制要求。具体而言,通过试算确定满足变形要求的最大地层损失率,并进一步依据已盾构区段的施工情况,通过动态调控使风险区段地层损失率符合要求,从而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相对其他方法,本方法易于操作、具有实用性,同时减少了人为因素,结果较准确。通过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下穿1号线重叠隧道的工程实例验证,具有可行性,针对该下穿区段,提出地层损失率应控制在0.76%以内,并为3号线下穿1号线给出安全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84.
选矿厂磨机给矿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给矿控制回路和负荷控制回路组成闭环串级控制系统,内环实现恒定给矿控制,串级实现负荷控制,较好地解决了给矿控制中给矿粒度不定,控制作用滞后等问题。并将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PLC、组态软件等成功应用于选矿现场,有利于选矿厂综合自动化的进一步实现。  相似文献   
85.
某大桥主桥系中承式钢筋混凝土系杆拱桥,"飞鸟式"造型,桥跨组合为34.5m+105m+34.5m=174m,桥宽15.8m。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桥总体设计、各部分构造及结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86.
胡斌  张艳伟 《中外建筑》2012,(9):106-108
某大桥主桥为(56+90+56)m的预应力砼连续梁桥,为判断该桥下部构造是否满足规范抗撞要求,采用midas对桥墩建模进行抗撞分析。经过检算,得出大桥受船舶撞击的计算结论,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为工程实际中的船桥相撞问题提供一个比较可行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87.
张艳伟  张丹丹 《山西建筑》2012,38(27):270-271
以体育建筑为出发点,提出了其实施代建制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其特性,介绍了代建制在奥运场馆建设中的实践,分析探讨了代建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在公共体育建筑项目中的完善措施,以期促进我国体育基础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8.
目的针对目前食品、药品等装箱作业要求,将一种新型二自由度平面并联机器人用于装箱生产线的作业机构,并对其进行运动性能研究,确定其能否满足生产要求。方法对并联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并联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利用几何法求解位置正、逆解;引入稳定性、运动分辨率和刚度性能指标,对机构进行运动性能分析,绘制稳定性和运动分辨率在工作空间内的性能分布图谱,研究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的刚度性能。结果该并联机构在实际装箱作业中的运动性能较为稳定,抓取或者放置物体阶段具有较高精度,且竖直方向的刚度较高。结论该新型二自由度平面并联机器人能够满足产品的装箱作业,在实际装箱作业中取得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