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8篇
轻工业   29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ZnO纳米粒子制备过程中XRD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前驱物碱式碳酸锌热分解法制备ZnO纳米粒子: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广角X射线衍射(WAXD)技术,研究了原料、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浸洗淋洗等条件对ZnO纳米粒子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物不淋洗有利于获得较小粒径的ZnO微晶,三种原料Zn(CH3COO)2、ZnCl2和ZnSO4.7H2O中,以Zn-SO4.7H2O为原料制备的晶粒最小;前驱教授经焙烧、浸洗、乙醇淋洗后得到了晶粒分布均匀、纯相的ZnO纳米粒子,其晶粒尺寸随着焙烧温度、时间的增加,晶粒逐渐长大;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少,ZnO的晶胞体积逐渐减小,而二类应变均方根值却逐渐增加,表现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2.
林聪  张瑞  薛鹏  尚琰  刘政杰  徐跃 《激光杂志》2021,42(12):39-43
针对目前双伺服电机控制补偿器旋转的椭偏测量技术中电机同步旋转控制复杂,且探测器同步信号触发采集困难、长时间运行稳定性差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单电机驱动的双相位补偿器旋转结构以及控制方法.该结构中与伺服电机连接的同步齿轮的直径比为5∶3,不同的齿轮直径是为实现对双旋转补偿器的差速控制,结合双旋转补偿器椭偏测量理论,实现样品的多维度信息获取;且基于控制理论设计伺服电机驱动电路和信号触发采集电路,完成相关硬件方面设计.最终实现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补偿器转速稳定可控,一次测量可得穆勒矩阵16个参数,为椭偏测量样品各维度信息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3.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净化柱-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油中4种黄曲霉毒素残留的方法,并与免疫亲和柱前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净化柱-液相色谱法对于茶油中4种黄曲霉毒素的检出限为0.1~0.2μg/kg,定量限为0.3~0.6μg/kg,在0.3~2.0μg/kg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78.5%~105.1%,相对标准偏差为0.47%~5.57%。与免疫亲和净化法相比,该方法步骤简单快速,成本更低,更环保,适用于大批量茶油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4.
针对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探测器,提出了一种紧凑的主动淬灭电路和读出电路,能够快速控制雪崩电流淬灭,对光子雪崩脉冲进行线性和对数方式的模拟计数。该电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淬灭时间,缩短死区时间,扩大读数的动态范围,大幅度减小每个像素单元的面积,提高像素密度。采用SMIC 0.18 μm CMOS工艺进行仿真,得到输入雪崩脉冲宽度约为8 ns,线性计数达到103次,而对数计数可以达到105次,像素单元占空比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5.
基于180 nm BCD工艺提出了一种新型双结雪崩区的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探测器,采用N阱/高压P阱/N+埋层结构形成了两个垂直堆叠的PN结,高压P阱和N+埋层交界面形成较深的主雪崩区,增强对近红外短波光子的探测概率;同时,N阱/高压P阱之间形成浅的次雪崩区,实现对蓝绿光的高效探测,两结同时工作能够有效扩展器件的光谱响应范围。TCAD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阱/深N阱结构相比,双结SPAD器件在300~940 nm的宽光谱范围内有更高的光子探测概率,在800 nm近红外短波段探测概率达到了20.6%。在3 V过偏压下,暗计数率为0.8 kHz,后脉冲概率为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