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3篇
金属工艺   19篇
建筑科学   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防静电涂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讨论了防静电涂料的基本组成及其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并报道了防静电涂料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2.
在铜-环氧导电涂料的制备中,应用了一种新型偶联剂A和特种固化剂B。研究发现:当偶联剂用量为铜粉质量的2%~3%和固化剂用量范围在20%~40%时,对试样进行微观机理分析的结果表明固化剂B的作用不限于交联固化,与偶联剂A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当与偶联剂相互配合用量合适时,才能制备出低电阻、导电稳定、涂膜性能好的涂料。  相似文献   
63.
为了进行ZrCuNiAlAg块体非晶合金药型罩的爆炸成形及侵彻仿真研究,建立其状态方程就显得特别重要。基于前期开展的ZrCuNiAlAg块体非晶合金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结果,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材料的D-u型和P-μ型Hugoniot曲线;并基于D-u型和P-μ型Hugoniot曲线,分别建立了材料的Murnagham状态方程和多项式(Polynomial)状态方程。结果表明:当体积应变μ越小时,两种状态方程所得的结果越接近。  相似文献   
64.
纳米材料技术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纳米材料因其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了纳米材料在固体推进剂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以后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5.
纳米ATO粉在高分子抗静电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从抗静电涂料、抗静电纤维及抗静电塑料3个方面综述了纳米ATO导电粉在高分子抗静电材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有待于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6.
在简述自分层涂料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预测理论、设计原则以及表征手段,综述了国内自分层涂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自分层功能梯度涂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7.
为了进一步探讨工艺条件对镁合金表面植酸转化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点蚀试验和电化学测量等研究AZ91D镁合金表面不同成膜时间对植酸转化膜表面形貌、成分及其耐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植酸转化膜主要由Mg,Al,O,P,C元素组成,其中Mg的质量分数随成膜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而P的质量分数随成膜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8.
AZ91D镁合金表面植酸转化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进一步优化镬合金表面植酸转化膜的性能,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优工艺,制备了耐蚀性优良的转化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转化膜的微观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点滴试验、极化曲线和电阻抗谱对植酸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酸转化膜主要由Mg,AJ,O,P,C和Na元素组成;膜层可显著改善镁合金基体的耐蚀...  相似文献   
69.
对AZ91D镁合金表面铈转化膜的制备条件及膜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合SEM、EDS、Tafel、EIS等分析手段,在室温(24±3)℃,硝酸铈浓度0.02mol/L,成膜促进剂H2O2的添加量为5mL/L,成膜时间10min时,可获得耐腐蚀性较好的转化膜。对此条件下制备的铈转化膜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转化膜分3层结构:(1)蜂窝状结晶层,主要含有Mg、Al、Ce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2)封孔致密层,主要含有大颗粒状Mg、Ce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3)类凝胶层,主要含有类凝胶状Mg、Ce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利用简便工艺,得到具有抗菌和可循环性的油水混合物高效分离用水下超疏油不锈钢网(SSM)材料。方法 将酸洗预处理后的不锈钢网依次浸入羧甲基纤维素、海泡石分散液和壳聚糖季铵盐溶液中改性处理,得到可高效分离油水混合物的水下超疏油不锈钢网。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设备对改性后不锈钢网的微观形貌结构、润湿性、稳定性、抑菌性以及油水分离效果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 改性后不锈钢网表面被成功地构筑了一层具有微/纳米级结构的绿色亲水涂层,在空气中水接触角可达到0°,水下对不同油的接触角都可达到150°以上(在经酸、碱、盐溶液腐蚀浸泡8 h及物理刮擦20次后依然如此);对于不同种类的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都可达到98%以上,经过20次循环分离及酸碱盐溶液腐蚀浸泡8 h后分离效率仍大于97%,且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结论 通过浸涂与液相沉积方法简便环保地在不锈钢网表面构筑了具有抗菌性的水下超疏油涂层,对于多种油水混合物都表现出优异的分离性能,本研究为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分离材料低成本绿色简便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