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34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31篇
水利工程   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20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21.
杜韩静  卢霜  邓东海  朱泉 《染整技术》2007,29(6):39-40,49
织物服用过程中,不断受到摩擦产生起毛起球现象,极易造成污染、灰尘沾附,严重影响了织物的穿着性能和外观。抗起毛起球整理剂DM-3761用于各种织物尤其是合成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起毛起球效果和较好的耐洗性能。  相似文献   
122.
殷志剑  郭玉良  金雅  沈华  朱泉  石碧 《纺织导报》2007,(11):79-82,86
纺织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公共场所中的纺织品是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抗菌纺织品的发展格外引人关注.纺织品抗菌性能的高低取决于所用抗菌整理剂性能的优劣.现有的抗菌整理剂虽具有抗菌效果好、安全性高和加工技术成熟等优点,但也存在广谱抗菌性和耐久性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123.
碱减量处理是复合超细纤维一种常用的化学剥离方法 ,其剥离机理比较复杂 ,是渗透、部分纤维表面刻蚀及涤锦两种组分在碱液中收缩不同的结果。碱液浓度、温度及处理时间直接影响绦纶碱减量。对各条件进行了实验 ,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NaOH浓度与处理时间对失重率没有显著影响。最终通过电镜照片得出桔瓣型涤 /锦复合丝碱处理最佳剥离工艺。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对活性染料染色整理一浴的工艺条件进行分析,得出最佳的染色工艺条件:浸轧(80%轧余率)→堆置(18小时~24小时)→烘干(100℃×3分钟)→焙烘(160℃×3.5分钟)→后处理。筛选出了适合染色整理一浴的活性染料:活性翠蓝、活性红HE-7B、活性黄HE-4G、活性红HE-3B。同时不仅考虑了染料浓度对皂洗后染料的提升性能、染料浓度对织物物理性能的影响,还分析了不同有机硅油柔软剂对织物的折皱恢复角和撕破强力的影响,得出用20g/L的柔软剂T689较适合该工艺。  相似文献   
125.
为探索高牢度锦/氨纶织物加工工艺,对固色剂种类、固色次数、固色前加强皂洗以及双固色等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未经高温焙烘的织物,先用防沾色清洗剂清洗然后再进行固色,其所得织物各项牢度可达到4级水平;对需经高温焙烘的织物,先用防沾色清洗剂清洗然后再用阴离子固色剂和阳离子固色剂进行双固色,其所得织物各项牢度可达到4级水平。  相似文献   
126.
选取不同类型的酸性固色剂对锦纶染色后不排液直接固色处理,并对工艺可行性进行探讨,测试并分析了固色剂种类、固色剂用量、染料种类、匀染剂种类、皂洗剂的用量等对耐皂洗色牢度的影响,并将锦纶染色不排液直接固色工艺与传统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锦纶染色后不排液直接固色工艺是可行的,缩短了工艺流程,实现了节能降耗,提高了效率;与传统工艺相比,织物耐皂洗色牢度相当,染色深度基本一致,并且其固色前后色光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27.
阐述了棉针织物练漂工艺的基本概况及发展前景,介绍了针织物平幅双堆连续化练漂加工技术。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蒸前堆置温度、蒸前堆置时间、NaOH用量、30%H_2O_2用量对工艺应用效果的影响,得到蒸前堆置温度和蒸前堆置时间是关键的工艺参数。通过测试白度、毛效进一步探讨关键工艺参数及参数的设定依据,并验证双堆工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50℃堆置20 min,再100℃汽蒸堆置20min后,处理织物的白度达到最大,并且在此条件下,双氧水在前后两堆置阶段的反应量比为1.0:1.8。  相似文献   
128.
本文以隐色体研磨氧化法对还原蓝RSN进行了颜料化处理,研究讨论分散剂种类、分散剂浓度以及研磨氧化时间等因素对还原蓝RSN颜料化后的粒径和分散性能的影响,同时还比较了不同染料浓度颜料化效果的差异.另外还对还原蓝RSN等染料以"超细颜料化"方式应用于粘胶纺液着色加工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9.
采用脱色剂TX1217对活性染料染色残液进行脱色,探讨了脱色剂用量、脱色液p H值、脱色温度等因素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将脱色后的溶液用以回用染色,并对染出织物的K/S值、△E色牢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色剂TX1217用量为3.3%、染色残液p H值为2.0~3.0、在室温下搅拌30min;染色残液多次重复回用试验表明,将脱色后的溶液用于中深色染色,回用水染色效果与新鲜水染色效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30.
葡萄糖氧化酶低温漂白体系中H2O2分解率仅为50%左右,为此加人活化剂TAED进行活化低温漂白.在一定的葡萄糖氧化酶催化产生H2O2的条件下,确定了活化低温漂白优化工艺:pH值7.0,温度70℃、时间60min,nTAED/nH202 0.5:1、浴比10:1、焦磷酸钠2 g/L.在葡萄糖氧化酶活化低温漂白中,H2O2分解率达98%以上,有利于棉织物白度的提高.与传统漂白工艺相比,葡萄糖氧化酶活化低温漂白的织物白度略低,但纤维损伤小,强力损失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