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6篇
电工技术   45篇
综合类   97篇
化学工业   92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50篇
建筑科学   183篇
矿业工程   30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83篇
水利工程   30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6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SCR)是一个变时间延迟的动态过程。为建立准确SCR出口NO_(x)排放浓度预测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时延分析和典型样本筛选的建模算法。首先,通过机理分析和实际生产数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模型输入变量。然后,采用时间滑动窗口策略,计算滑动时间窗口内变量互信息熵,根据互信息熵排序确定各变量对于NO_(x)排放浓度的动态延迟时间。其次,为了降低建模样本数量,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时延分析后的样本集合进行筛选,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的典型运行数据样本。最后,设计极限学习机算法,构建SCR系统出口NO_(x)动态预测模型。基于1000MW超超临界锅炉运行数据的验证结果显示,所提算法的预测误差小于5%,能够对SCR系统出口NO_(x)浓度进行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902.
水质化学稳定性是表征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我国南北两座城市5年间(2013年—2017年)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Langelier饱和指数(IL)、Ryznar稳定指数(IR)、侵蚀指数(AI)和拉森比率(LR)综合分析南北两市水质化学稳定性的异同。南北供水系统水质化学稳定性与水温、pH、总硬度等常规水质指标存在相关性。北方A市IL为-0.47~0.97、IR为6.26~8.33,春夏水质具有化学稳定或结垢特性,秋冬水质具有轻度腐蚀特性;南方B市IL为-2.89~-1.99、IR为10.96~12.34,全年呈严重腐蚀倾向;AI值和LR值进一步表明两市的水质对石棉水泥管和金属管均具有侵蚀和腐蚀特性。因此,控制供水系统水质的化学稳定可有效保障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903.
5G通讯时代对电磁波信号的传输和覆盖有更高的要求,电磁波信号的传输会因密集的建筑物而不断衰减。硅酸盐水泥基材料作为建筑工程领域最常用的一种材料,提高其透波性能对于改善无线通讯系统的信号强度具有重要价值。此外,透波型水泥基材料具有雷达侦察条件下的隐身性能,在军事工程领域同样用途广泛。首先介绍了电磁波的透射机理,然后概述了电磁波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传播机理与透射性能评价指标,归纳了水泥基材料透波性能的测试方法,最后总结了影响硅酸盐水泥基材料透波性能的因素,并提出了透波水泥基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04.
为解决传统船用低压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反应装置试验方法存在的工作量大、周期长、试错成本高等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在样机试验前得到最佳设计方案,在满足脱硝效率要求的同时,使系统总压降最优,可极大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准确度,减少试验次数,缩短研发周期。该方法对SCR反应装置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05.
硼酸钙镧晶体是一种激光基质晶体,以其优秀的物理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稀土离子掺杂的硼酸钙镧晶体在紫外激光器领域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采用顶部籽晶法成功生长出尺寸为40 mm×21 mm×6 mm的铈掺杂硼酸钙镧晶体。研究了铈掺杂硼酸钙镧晶体室温光谱性质,测量了室温下其透过光谱以及紫外-吸收光谱,发现铈离子掺杂导致晶体在200~288 nm以及305~330 nm紫外波段吸收较强。测试了室温下铈掺杂硼酸钙镧晶体的激发光谱,并且利用波长260 nm的连续光激发得到发射光谱,发现主要发射带中心波长位于290,304,331和353 nm处,对应于铈离子5d态到2F5/22F7/2态的跃迁。对铈掺杂硼酸钙镧晶体的热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300 K下具有较高的热导率(6.45 W/(m·K)),且随着温度升高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358 K条件下,热膨胀系数及c方向的晶格常数分别为2.94×10–6/K和0.91240 nm,随着温度升高至773 K,线性增加到5.3×10–...  相似文献   
906.
为了提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精度和灵敏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单神经元PID控制的改进恒温控制系统,将PID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减小热噪声对免疫检测的影响,引入增益自适应调节方法,提升恒温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采用改进免疫分析仪探究CHB免疫蛋白与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验证改进分析仪在实际医疗应用中的实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仪器的检测噪声值在25 dB左右,相较于传统PID控制,自适应PID控制模型的调节效率提升了87.5%。患者乙肝表面免疫蛋白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现出下降趋势,0~2岁时期阳性率水平最高,在10~12岁之间和45~50岁之间呈现出波谷状态,24~26岁期间出现波峰。采用自适应PID控制实现免疫分析仪恒温控制,能有效提升免疫检测精度和稳定性,为医学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准确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07.
李悦 《移动信息》2023,45(4):189-191
计算机技术已逐步深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在多个行业领域中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与我国社会发展之间产生了紧密联系,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在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计算机数据库作为承担数据储存、信息交互的重要技术,其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为进一步提升计算机数据库中各类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需要对当前计算机数据库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做好相关问题的优化。文中对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与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提升计算机数据库内部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助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08.
提出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的降噪技术,用于降低目标声信号中的环境噪声分量,提升信号的信噪比。该方法将含噪声音信号分解为多个不同能量的声模态,通过提取包含大量目标声信号的主要声模态,舍去包含大量噪声信号的次级模态,实现目标声音与噪声的分离,达到降噪的目的。使用该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大幅降低背景噪声的影响,提升信号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909.
人脸生成可以将人脸的样式和头部的姿态进行组合,合成虚假的人脸图像,常用于性别转换、姿势修改等视觉任务。基于GAN的人脸生成方法大幅度提高了人脸生成的质量和可编辑性,但是这些生成方法网络结构复杂、计算资源需求大,很难直接应用于实际场景中。为了实现高效的人脸生成,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Editor的轻量化人脸生成方法,并探讨了相应的应用规范路径。在技术层面,首先,以TransEditor人脸编辑网络模型为基础,参考StyleGAN2等轻量化网络模型的生成器结构,设计了轻量化的人脸生成网络模型。其次,从生成损失、对抗损失、重建损失等方面分析了网络模型的损失函数,提出使用PReLU激活函数代替Softplus激活函数来提高生成器的生成效果。最后,大量实验证明,提出的基于TransEditor的轻量化人脸生成方法的LPIPS仅减少了0.004 2,大幅度减少了模型的训练时间和参数量,提高了人脸生成模型的运行效率。在应用规范层面,需完善现有的规制措施,规范所提方法的使用,使技术进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10.
通过微观结构观察和电化学测量,在硫代硫酸盐氯化物溶液中评估了Cr的添加对Ni-Cr-Mo激光熔覆涂层耐腐蚀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观察到了非常相似的微观结构和相组成。涂层主要有共晶和枝晶,并由包含Cr、Mo、W、Fe的γ-Ni固溶体和Cr0.19Fe0.7Ni0.11固溶体组成。电化学结果表明,添加一定Cr含量的激光熔覆层表现出更好的耐腐蚀性。C28涂层表现出较高的开路电位值和较低的钝化电流密度,并且具有更大的阻抗模量和电荷转移电阻。随着Cr含量的增加,在含氯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钝化膜的厚度变厚,膜的缺陷变少。Mott-Schottky分析表明,溶液中激光熔覆层上表面形成的钝化膜表现为n型和p型半导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