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 毫秒
21.
采用自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对水溶液中In3+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在温度为293~323 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对In3+吸附平衡数据采用Langmuir、Dubini-Radushkevieh(D-R)、Freundlich、Temkin、Redlich-Peterson(R-P)和Koble-Corrigan(K-C)等6种等温吸附模型,对在不同温度下SACEF吸附In3+的等温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和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除Langmuir非线性拟合及Dubini-Radushkevieh模型之外,其余模型的线性及非线性拟合结果均较好,可以用于描述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吸附水中In3+的等温吸附行为,相关系数R2值都在0.9左右。综合考虑相关系数来看,Langmuir模型(线性拟合)最为适合。等量吸附焓表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对In3+吸附是吸热过程,水合In3+离子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上的吸附焓大于0,是一个吸热、自发和熵增的过程,并对吸附行为进行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2.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磺化和其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共辐照聚丙烯纤维接枝苯乙烯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磺化制得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首次研究了接枝率对磺化温度、磺化时间以及交换容量的影响,探讨了溶胀剂类型、溶胀时间对离子交换纤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接枝率为250%时,制得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纤维具有最佳的交换容量和机械强度,总交换容量大于4mmol/g,对丙氨酸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以干纤维计)274.8mg/g。初步研究了丙氨酸在固定床吸附柱上的动态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3.
离子交换纤维吸附儿茶素的热力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制离子交换纤维对儿茶素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温度为286~328 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离子交换纤维对儿茶素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和等量吸附焓表明:离子交换纤维对儿茶素吸附是吸热过程.对儿茶素在离子交换纤维上的吸附焓、自由能、吸附熵的计算表明,该离子交换纤维对儿茶素的吸附没有化学键生成,并对吸附行为作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4.
聚锑酸离子交换剂吸附锶的热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聚锑酸无机离子交换剂对锶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93~323 K和所研究的锶浓度范围内,聚锑酸对锶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和等量吸附焓表明,聚锑酸对锶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计算出了锶在聚锑酸上的吸附焓、自由能和熵变;该聚锑酸离子交换剂对锶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对吸附行为作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5.
以聚丙烯接枝苯乙烯纤维(PP-g-ST)为原料,经过酰基化、胺基化和甲基膦酸化反应制备了四乙烯五胺基膦酸螯合纤维(TEPAPCF),采用L16(45)正交实验法对甲基膦酸化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TE-PAPCF对Cu2+的吸附容量达到2.20mmol/g。并通过SEM、光电子能谱、IR、TG、XRD和机械强度测试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吸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TEPAPCF对Fe3+和In3+具有很好的吸附选择性,对Fe2+和Fe3+的吸附能力大于类似结构的树脂。  相似文献   
26.
聚丙烯基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是由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纤维与苯乙烯-二乙烯苯经60Coγ射线共辐照接枝后再经氯甲基化和胺化反应后制得的.为了研究自制的离子交换纤维的物理化学结构特点、活性功能基、微观形貌等特征.本文运用IR、DSC、SEM等现代测试表征技术结合元素分析、滴定曲线、交换容量、吸附动力学性能、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的测定等方法对离子交换纤维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自制的离子交换纤维具有强碱性离子交换纤维的结构特征和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