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31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31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2篇
建筑科学   19篇
矿业工程   3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2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张于晔  李清华  樊伟  袁万城 《振动与冲击》2022,(24):150-158+209
为合理评估车辆撞击下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的损伤状态,研究适用于预制拼装桥墩的受撞损伤评估方法。建立车辆撞击桥墩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桥墩损伤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桥墩与车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不同参数下预制节段拼装桥墩受撞的位移响应和损伤破坏特征,并研究残余位移与截面损伤的变化规律。提出考虑残余位移和截面损伤的预制节段拼装桥墩受撞损伤评估指标,对桥墩进行损伤等级划分并确定各损伤等级指标界限值。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桥墩位移响应对车辆初始撞击能量和轴压比变化最为敏感;车撞下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损伤集中于直接受撞击节段;桥墩受撞处残余位移和截面损伤率越大,其受撞后损伤越严重;考虑残余位移和截面损伤的桥墩损伤评估方法可准确评估车辆撞击下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的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302.
建立甜瓜、茄子及棉花3种作物叶片中呋虫胺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检测方法,为研究叶片中的呋虫胺剂量分布与田间防效相关性提供方法参考。样品经乙腈提取,PSA和C_(18)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检测,引入基质外标法校正。在0.005~2.0 mg/L浓度范围内,呋虫胺线性关系良好。当添加质量分数为0.01~1.0 mg/kg时,呋虫胺的平均回收率为78%~99%,相对标准偏差为1.41%~7.30%。定量限LOQ为0.01 mg/kg。该方法简单快速,精确度和灵敏度高,适用于检测叶片中呋虫胺的量。  相似文献   
303.
渐扩型流道是液压元件中最常见的一种阀口结构,为了研究渐扩型阀口结构中的空化流动特征,该文设计了一种渐扩型阀口流道结构,通过实验研究了随进口压力的提升,阀口空化现象的变化。实验研究发现,空化首先出现在阀口拐角上侧;随着进口压力的提升,空化体积向着类三角形形态发育;渐扩型阀口空化体积随进口压力的提升,呈线性分布。  相似文献   
304.
针对基于半球谐振陀螺的导航系统故障检测的实时性要求高、数据变化缓慢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灰色预测模型,将移动窗口初值优化的灰色预测模型和最小二乘结合,对该类惯性传感器的故障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对处置优化的灰色预测模型的残差信号进行建模,提高了预测的精度,从而实现了利用少量的历史数据对下一时刻数据的准确预测,达到对半球谐振陀螺实时故障检测的目的.详细描述了改进型灰色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和步骤,并针对半球谐振陀螺的3种故障形式,与普通灰色预测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进行在线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305.
无结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JLNT-FET)和反转模式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IMNT-FET)因具有较好的驱动能力和对短沟道效应(SCE)卓越的抑制能力而被关注,自热效应(SHE)作为影响其电热性能的关键问题而被广泛研究。文章基于TCAD数值仿真,通过对环境温度(TA)、接触热阻(Rtc)以及侧墙长度(LS)对体传导的JLNT-FET和表面传导的IMNT-FET的最大晶格温度(TLmax)、最大载流子温度(TCmax)、漏极电流(IDS)和栅极泄漏电流(IG)等器件参数影响的分析,对比研究了JLNT-FET和IMNT-FET中传导机制对电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TA、较大的Rtc及较小的LS,都会加剧器件的声子散射,导致严重的SHE。同时,由于传导机制的差异,体传导受界面散射和声子散射影响较小,JLNT-FET具有更好的电热特性。  相似文献   
306.
研究了不同栅电流和负载类型的沟槽注入结构SiC BMFET的开关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栅区注入的少子集中分布在沟道区域,可以有效提升沟道区域的电导率,也有利于器件的快速开关。当栅电流为10 A/cm2时,器件的开态电阻比单极模式下降低了近30%,开关时间为1.76 μs。当负载含电感时,与单极模式相比,双极模式下的开关时间并未明显延长,但电流和电压过冲小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