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79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8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91.
李铁虎 《山西建筑》2003,29(10):126-127
介绍了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泥混凝土搅拌和摊铺技术 ,对该技术的合理化运用及摊铺后的养护工作进行了阐述 ,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2.
用固相法和液相法分别制备了LiFePO4正极材料,对材料进行了XRD、SEM、交流阻抗和振实密度的测试.结果表明,固相法和液相法制备的材料都是单一橄榄石结构,其振实密度分别是1.25g/cm3和1.58g/cm3;在室温0.1C下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是134.2mAh/g和147.5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6.8%和94.0%.  相似文献   
193.
改性煤沥青中间相的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甲基苯甲醛(4-MB)为改性剂,在对甲苯磺酸(PTS)的催化作用下对煤沥青(CTP)进行改性制取沥青中间相。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组织结构;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改性煤沥青的形貌。结果表明:随对甲基苯甲醛的用量、温度及热处理时间的不同,改性煤沥青可得到超镶嵌(SM)、小域(SD)和广域(D)3种光学组织结构;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改性煤沥青的光学组织结构显著改善,出现了大量的中间相小球体;改性后煤沥青出现较好的纤维状结构。因此,改性后的煤沥青有望成为优质的沥青中间相。  相似文献   
194.
采用真空CVD炉分别在600,630,660℃对炭纤维进行了热处理,制备了3种不同的炭纤维,然后制备出炭纤维/环氧树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最后采用波导法对材料的电磁特性进行了测试,并对其吸波性能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炭纤维的热处理温度对材料的介电常数有较大影响。从实验中得出,通过控制炭纤维的热处理温度,可有效地调节炭纤维的介电常数,从而制备出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的结构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195.
根据沥青老化动力学的相关研究结果,通过推导,首次得到软化点与沥青质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1-w)ts=C,为沥青老化动力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验证实,该式可靠性良好.研究发现,老化后沥青软化点升高,是由于其类属组成和分子间作用力发生变化;由沥青四组分分析可知,沥青质是影响软化点最为重要的因素.基于软化点定义了沥青抗老化参数,它与正戊烷沥青质含量之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可以简洁有效的表征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6.
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煤沥青为原料,采用热聚合的方法,在不同的保温时间下制备出中间相炭微球,通过SEM、激光粒度分析和XRD等分析手段对其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和微晶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聚合时间对其球形度、表面QI、粒径分布、微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中间相炭微球的球形度均较好,表面的QI减少,表面变得比较光滑,粒径分布变得比较集中,微晶结构也较好,当进一步延长保温时间,粒径分布又变得比较分散,微晶结构也变差.  相似文献   
197.
提出了一种用于自稳零运算放大器的伪随机信号发生器电路.该电路结合了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和多级计数器,实现了输出信号的频率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变化的功能.利用7级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生成的7位伪随机码对多级计数器进行置位,计数器以置位后的状态开始计数.当计数器计满时,输出信号跳变一次.同时,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生成新的伪随机码对计数器电路进行重新置位,计数器再重新计数.最终产生频率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变化的输出信号.该输出信号作为自稳零放大器失调校准电路的开关时序信号,使自稳零运放的失调电压校准电路(开关电容结构)的开关动作具有随机化特征,产生的开关毛刺类似随机噪声,改善了自稳零放大器失调电压的校准效果.该伪随机信号发生器电路采用0.5μm CMOS工艺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信号发生器电路实现产生的输出信号的频率在2 kHz到4 kHz范围内随机变化.将其用于自稳零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电压校准中,自稳零运放输出信号中的谐波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8.
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0.6μm BCD工艺的40 V高压输出自稳零运算放大器。该运算放大器采用了时间交织自稳零结构,实现了对输入失调电压的连续校准,同时使用40 V耐压PDMOS管和NDMOS管,实现了ClassAB结构的高压输出。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和自稳零校准电路采用0.6μm普通MOS管实现,均工作在5 V电源电压下;放大级和输出级中部分晶体管采用非对称结构的40 V DMOS管,实现了高压输出。整体电路中只有DMOS管的漏源电压承受40 V的耐压,其余MOS管的各端电压均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没有耐压超限风险。前仿真结果表明,该运算放大器在5 V和40 V双电源电压下工作正常,输入失调电压为0.78μV,输出电压范围为3.0~37.7 V,等效直流增益为142.7 dB,单位增益带宽为1.9 MHz,共模抑制比为154.8 dB,40 V电源抑制比为152.3 dB,5 V电源抑制比为134.9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