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31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对川西北部分牧区的10份传统发酵牦牛酸奶样品进行酵母菌的分离,通过常规形态特征和2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鉴定出6株发酵毕赤酵母菌(Pichia fermentans)。同源性分析显示6株分离菌与已知发酵毕赤酵母菌的同源性高达99.7%~100%。实验结果为该地区传统发酵牦牛酸奶中微生物组成多样性研究以及发酵毕赤酵母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2.
五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的条件优化和检出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福氏志贺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方法的DNA检测限。方法 根据沙门菌的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16S rDNA基因、大肠杆菌O157∶H7的eaeA基因、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hlyA基因和福氏志贺菌的ipaH基因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对反应条件包括镁离子浓度、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试验,并确定该检测方法的检出限。结果 最佳反应条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和福氏志贺菌引物浓度为0.25μmol/L,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引物浓度为0.4μmol/L,大肠杆菌O157∶H7引物浓度为0.3μmol/L,Mg2+浓度为2.25mmol/L,退火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H7、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福氏志贺菌的多重PCR的DNA检出限分别为6.4、32、32、800和160pg。结论 通过对5种引物的PCR条件进行优化和检出限的分析,为食品中该5种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奠定基础,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