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7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319篇
电工技术   298篇
综合类   460篇
化学工业   1714篇
金属工艺   344篇
机械仪表   489篇
建筑科学   469篇
矿业工程   310篇
能源动力   112篇
轻工业   506篇
水利工程   228篇
石油天然气   461篇
武器工业   137篇
无线电   67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3篇
冶金工业   177篇
原子能技术   51篇
自动化技术   1025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91.
中性束注入加热为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EAST)主要辅助加热方式之一。伴随着中性束注入加热,等离子体中子出射强度可达到1014 n/s。由于中性束注入窗口具有较大的开口尺寸,窗口泄露的大量中子可能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基于EAST 中性束二维模型和蒙特卡洛程序MCNP与材料活化程序FISPACT, 研究EAST 两条中性束夹角112.5°时,中性束关键部件材料SS304和铜活化情况,并研究材料活化所导致的停机剂量率,最后利用高纯锗能谱仪测量活化核素的γ能谱。研究表明,理论模拟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中长寿命核素51Cr、58Co、54Mn等为SS304主要活化核素。EAST停止运行5 min后,停机剂量率已经降低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设计的剂量率限值10-5 Sv/h。本研究可为研究聚变堆中性束注入窗口的材料活化和停机维护方案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2.
离子束技术(包括离子注入、离子束混合、离子束分析等)在腐蚀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是近十年来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发展。 据工业发达国家估计,每年因材料、设备腐蚀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当年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4%,例如美国1982年全国因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260亿美元,我国在1980年估算的腐蚀损失约200亿人民币。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迅速发展,金属腐蚀与防护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一个急待进行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现有的便携式电火花打孔机质量太大、加工效率低等问题,在分析总结了现有的便携式电火花打孔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滑块静止而导轨运动的执行机构设计方案。基于单片机,研究了直接利用RC比较电路以简化放电回路的方法,使用了千分表座作为便携式电火花打孔机的底座以调整打孔面,制作出的便携式电火花打孔机重量减轻至10 kg以内,测得材料去除率达到了15 mm~3/min以上,且打孔面易于调整。设计结果表明:所优化的执行机构、放电回路、打孔面调整装置减轻了便携式电火花打孔机的重量,提高了加工效率,且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六自由度前列腺针刺机器人动力学问题,以设计加工的一款新型串联前列腺针刺机器人为对象,对前列腺针刺手术机器人的穿刺过程进行了研究。首次采用了RCM调姿和针刺单位作动的定义,在把单位作动等效成挠动的情况下,建立了机器人等效动力学模型;用拉格朗日方法求得了机器人动力学方程,并利用ADAMS和Matlab软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与方程验证,得到了针尖点的运动曲线和各关节的动力学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各关节动力学方程解析曲线与仿真曲线相关系数分别对应为0.4、0.75、0.50、0.74和0.74,吻合程度良好;并以此为基础,对机器人的动力元件进行了选型与校核。  相似文献   
995.
来肖  郭睿  赵艳艳  韦鹏  孙江 《皮革化工》2011,(2):10-12,41
在控温摇床上采用好氧振荡的方法,研究了纺织柔软剂(2-羟基-3-月桂酰氧基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HFAC)的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HFAC具有很强的生物降解能力,最佳的pH值为7,最适宜温度为30℃,接种量为20 ml,当HFAC的初始浓度为600 mg/L时,此条件下在25 h内完全降解,生物降解HFAC的速度为28.5 mg/(L.h)。  相似文献   
996.
该研究以新疆和田地区酿酒葡萄“和田红”为原料进行工业化酿酒,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和田红干白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和田红干白葡萄酒中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总酚含量为178.122mg/L;和田红干白葡萄酒中共鉴定出40种香气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20种,占77.8%)、醇类(5种,占8.2%)和酸类(6种,占6.07%)化合物,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对其香气贡献最大.和田红干白葡萄酒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香气化合物分别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醇、辛酸、3-甲基1-丁醇、癸酸、乙酸乙酯.  相似文献   
997.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鸡枞菌,对鸡枞菌进行深加工,采用鸡枞菌和食用油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比例加热制作鸡枞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食用油品种、香辛料、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以及鸡枞菌与食用油的比例等因素对鸡枞油品质的影响,得出制作鸡枞油的最优条件为:选用大豆色拉油,添加香辛料,浸提温度140℃,浸提时间4.5 min,鸡枞菌与油的比例1∶6。  相似文献   
998.
香椿调味油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香椿,对香椿进行深加工,采用新鲜香椿芽和食用油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比例加热制作香椿调味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烫漂温度、烫漂时间、食用油品种、香辛料使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以及香椿芽与食用油的比例等因素对香椿调味油品质的影响,得出制作香椿调味油的最优条件为:烫漂温度95℃,烫漂时间2 min,选用大豆色拉油,香辛料与油的比例1∶150,浸提温度140℃,浸提时间6 min,香椿芽与油的比例1∶4。按以上条件制得的香椿调味油色泽深金黄,香气浓郁,滋味突出,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调味需求。  相似文献   
999.
鸟鸡山珍调味酱是以鸟鸡肉精膏、鸡枞菌、甜面酱为主要原料,配以植物油、胡椒粉、姜蒜粉、食盐等辅料,经调配、煮制等工序制成.在借鉴风味酱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乌鸡山珍调味酱的配方进行了优化,最后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调味酱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000.
周书来  刘学文 《中国调味品》2011,36(4):56-58,65
为研究鸡枞菌复合调味料的制备工艺和配方,采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水解鸡枞菌,经真空浓缩、干燥等步骤制备鸡枞菌粉;以鸡枞菌粉为基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优化复合调味料的配方.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水解条件下,鸡枞菌蛋白质的水解度达35.38%;鸡枞菌复合调味料的优化配方为:以鸡枞菌粉为基料,添加鸡肉粉3%,蔗糖6%,胡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