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55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57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29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50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制备了载钯的超稳Y型(USY)分子筛材料Pd/USY,并组合其它贱金属进行改性,得到系列二元与多元改性Pd/USY;利用N_2物理吸附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TG)仪、化学吸附仪和X射线衍射(XRD)仪等,表征分析了系列改性Pd/USY分子筛对甲苯的吸附与脱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Pd-Ce-Zr/USY分子筛吸附性能最好,甲苯饱和吸附量高达290.7 mg/g,甲苯高温脱附温度范围为290~360℃,其最佳改性条件为钯负载质量分数为1%,pH值调节至8,煅烧温度为450℃。  相似文献   
472.
基于一体化网络的普适服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冬  周华春  张宏科 《电子学报》2007,35(4):607-613
在深入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各种传统网络服务的共性机理与理论的基础上,设计构思基于一体化网络的普适服务总体模型体系,创建了服务标识机制与理论,完成对各种网络服务的统一描述和标识,以实现多种服务的统一处理;建立连接标识机制与理论,有效解决了普适服务的移动性和安全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新传输协议,以支持语音、数据等多种服务;提出服务标识解析映射和连接标识解析映射机理与理论,实现了一体化网络下的服务多连接建立和多路径传输;最后通过原型系统实现和仿真分析证明普适服务机理和理论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3.
在常规助剂(如抗氧剂、卤素吸收剂)种类及添加量不变的情况下,评价了2种成核剂,并用其中一种成核剂开发出用于生产透明聚丙烯的复合助剂NHY-001,研究了该复合助剂增透作用效果的稳定性及时效性。结果表明:注塑成型过程中,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在相同添加量下,复合助剂NHY-001对聚丙烯的增透作用明显增强,且制品的雾度随时间推移并未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74.
随着勘探开发和作业环境的日益困难,开发和开采油气资源有了许多新的挑战与困难。其中包括对油气井的动态监测与为高成本和复杂井的完井和生产提供资料与保障的能力。传统的温度计只能实现单点的温度监测,而基于布拉格光栅原理的光纤传感系统有着高水平的可靠性、准确性、稳定性与分辨率,可实现具有成本效益的监测,其中在没有井干预的情况下可以实时地、随时地并且沿整个井筒进行连续地数据采集,避免油井干预消除了常规勘测的生产延期和操作风险。通过永置光纤获取地实时信息还可以为生产和采收地优化提供关键的油藏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475.
为了改善油田老井因采油率低而被关停封井的问题,侧钻成为恢复老井活力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国际上已研究并形成了多种侧钻工艺技术,其中连续油管侧钻水平井相对于常规侧钻方式具有显著优势:欠平衡压力作业;减少起下油管次数,边钻边采,节约施工成本;地面设备少,占地面积少;定向器导向,减小钻进摩阻等。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在连续油管智能侧钻中定向技术,包括定向器和旋转导向系统。  相似文献   
476.
随着北京地铁的快速发展,地铁运营里程数不断增加,日均客流量逐渐增大,地铁线路的维护工作日益加重,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配置数量也逐步增多。传统的纸质管理、手工台账化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目前高效、便捷、物联的设备化管理需求。笔者公司结合“六个一”的设备信息化管理需求,基于物联网技术、4G/5G技术等,搭建了一套大型机械设备智能管理系统,以实现大型养路机械设备数字化、物联化管理。  相似文献   
477.
分析深裂竹根七的挥发性成分。分别用索氏提取器和水蒸气蒸馏装置提取深裂竹根七,并对提取物用GCMS联用仪进行测定,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深裂竹根七水蒸气蒸馏提取物中鉴定了11种组分,占总峰面积的78.6%;从深裂竹根七索氏提取物提取物中鉴定了10种组分,占总峰面积的69.0%。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性成分主成分有一定不同,本研究为深裂竹根七的综合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8.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我国在2020年7月1日对轻型汽车排放的颗粒物进行限制。为了满足法规要求,汽油机颗粒捕集催化剂技术被大量应用于汽油车后处理中。基于2007年以来50篇文献的分析,本文总结了汽油机颗粒捕集催化剂在系统布局、铂族金属种类和浓度、涂层分布、背压、颗粒物捕集、积碳再生、灰分容量以及辅助气态污染物净化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汽油机颗粒捕集催化剂未来应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79.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我国正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目前煤电正是消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的最经济调节电源。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因自身天然优势在煤电深度灵活调峰中担任重要角色,但其独特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导致变负荷速率偏低,消纳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的能力亟待提高。分析了制约循环流化床锅炉变负荷速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固两相流动的惯性、炉侧水侧传热的惯性、固体颗粒燃烧的惯性、水动力安全性、机炉动态匹配问题等,并解释了产生惯性的物理机制。归纳了提高循环流化床机组快速变负荷能力的关键技术,通过加快流动参数、提高传热系数、减小炉侧热容、增强炉侧水侧间的传热、强化燃烧反应、优化控制策略等方法,考虑工业尺寸锅炉的可行性,提出了一套综合优化技术方案,即“智能吞吐”系统的设想。在1台135 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锅炉平均变负荷变化率可提升16%,最大负荷变化率短时间内可持续达到4%/min左右。在此基础上,对宽负荷灵活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设计思路进行展望,用数据驱动热力系统动态模型,融合创新技术的热力系统多时空匹配运行技术,构建“三自一体”的先进协同控制系统,并参考成...  相似文献   
480.
<正>在我国“双碳”宏伟目标的指引下,近年来,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能源发展成果显著,装机规模高速增长。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76亿和4.25亿kW,发电容量占比也从十年前的5.5%和不足1%跃升至如今的14.4%和16.2%。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其出力的间歇性、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导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保障所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基于此,为实现源荷间的动态平衡,确保电网平稳运行,同时降低弃风弃光率、促进新能源消纳,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早在2016年印发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就强调应“增强调峰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