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55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57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29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50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0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天然气勘探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全球巨型气田持续发现,勘探技术不断进步,勘探领域向寻找岩性地层气藏、深水油气藏等方向发展,非常规天然气已成为重要的补充资源类型。中国天然气资源相对丰富,常规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刚刚起步,正处于探索阶段。在充分调研国外天然气勘探经验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比国内天然气勘探现状及特点,对中国天然气勘探发展的一些战略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以下认识:①2000年以来年均探明储量5 000×108 m3以上,大气田是储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大气田探明储量占总数的70%左右);②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勘探难度逐渐加大,低品位储量占90%以上,勘探工作更具长期性,需持之以恒;③必须认识到勘探思维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必要性,加大针对性技术攻关是推进天然气科学发展的有力措施;④发展非常规天然气是确保我国天然气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2.
由于DFIG(双馈发电机)是高阶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机电系统,传统的控制方法无论是在控制精度上还是在动态性能上,远不能达到要求,为了实现DFIG的高性能控制,应采用磁场定向的矢量变换控制技术。借鉴矢量变换技术对于一般交流电机的控制,把矢遁变换控制技术用于对DFIG的控制,通过建立Matlab/Silnulink模型,和仿真征明矢量控制对DFIG良好的控制性。  相似文献   
53.
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以及人们对网络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互联网的原始设计架构已经无法满足这种发展趋势,暴露了很多缺陷和不足,例如:各种服务不断涌现,端口号作为区分服务的机制存在不灵活、不安全等弊端;网络资源与服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而互联网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联系,需要同时维护资源和服务两套处理系统,浪费了用户的上网时间,也增加了网络资源的消耗;互联网服务分级粒度不精细,无法体现用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必须对其服务重新区分等级。针对以上问题,文章给出新互联网体系下的普适服务机理及关键技术,重点阐述新互联网体系下个性化、多样化用户服务的定义、分类和标识的设计。该设计能统一标识和处理各种网络服务,深度挖掘服务和资源之间的联系,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54.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是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超超临界锅炉中П型锅炉炉膛出口与水平烟道连接处的折焰角部位由于存在回流区极易形成积灰,严重影响锅炉安全运行。通过对超超临界燃煤锅炉折焰角积灰进行机理分析,包括灰粒与沉积层之间的黏结力和破坏灰粒沉积的力,建立折焰角积灰数学模型和塌灰预判模型,从而给出是否发生塌灰现象的预判结果,为电站安全运行及维护提供指导方案。该积灰与塌灰预判模型利用煤质相关参数、锅炉设计参数以及运行数据,得到烟气中煤灰颗粒的运动速度、深入沉积层深度和表面张力大小,从而定量计算出灰粒在折焰角斜面单位面积上的黏结力和灰粒对沉积层的冲击力,并根据单位面积上的黏结力、重力以及摩擦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得到折焰角部位理论最大积灰高度和实际最大积灰高度。当理论最大积灰高度大于实际最大积灰高度时,沉积层的摩擦力和黏结力大于重力沿折焰角斜面的分力,折焰角斜坡灰不会发生塌灰现象,反之,当理论最大积灰高度小于实际最大积灰高度时,则会发生塌灰现象。针对浙江浙能台州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 000 MW超超临界П型布置煤粉锅炉折焰角积灰与塌灰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炉膛出口烟温为1 035℃,燃用设计煤种时,折焰角部位实际积灰高度为2. 48 m,小于重力平衡高度6. 69 m,该锅炉折焰角部位不会发生塌灰现象,折焰角设计及运行合理可行,超超临界锅炉折焰角斜坡积灰与塌灰预判模型对锅炉设计及优化运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5.
综合测录井信息的砂砾岩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6.
采用固相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番茄酱中的α-萘乙酸和对氯苯氧乙酸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固相分散萃取过程中以无水硫酸钠为分散剂。色谱条件:C18色谱柱,甲醇-水(体积比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在0.005~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两组分方法检出限均为0.02μg/g,平均回收率为87.0%和71.0%,相对标准偏差为1.7%和1.5%。  相似文献   
57.
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近年来,为了实现超低排放和超低能耗,大型化与高参数化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CFB)的设计研究成为我国洁净煤发电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基础理论与设计计算还不完善,因此对于其运行模拟以及在运行条件变化时锅炉主要参数的预测尤为重要。Aspen Plus能够对复杂的化工过程进行精细的稳态模拟和流程设计,基于Aspen Plus软件提供的内置模块和FORTRAN编译器的外部子程序,建立了66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燃烧室煤解耦燃烧过程模拟模型,主要包括煤的等效热解模型、简约解耦燃烧模型、分离器、外置床及尾部烟道低温过热器、低温再热器模型。依据所建立的稳态模型,可模拟计算660 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满负荷工况(B-MCR)下锅炉性能,得到其各处主要温度的计算结果,分析燃烧室中密相区和疏相区的气体组分浓度,并且预测了循环流化床燃烧室运行参数一次风配比对密相区组分CO2、CO和SO2浓度的影响以及过量空气系数对排烟气体组分SO2、SO3、NO和N2O浓度的影响。同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过量空气系数和改变一次返料比例对中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出口汽温和低温再热器、省煤器出口烟温的影响。在660 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研究上,为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锅炉热损失和提高锅炉效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对超小中夹层条件下,0.5B(B为隧道最大开挖直径),新建隧道引起既有隧道位移场变化规律研究具有其工程、历史必要性。以重庆曾家岩嘉陵江跨江工程隧道群主线段上穿轨道10号线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Midas GTS,重点从不同相交角度、围岩等级、开挖方式等3个方面,对超小中夹层厚度条件下的既有隧道变形稳定性进行研究。基于三维数值模拟32种工况,对比分析新建隧道引起既有隧道竖向位移场和横向位移场变化,得出既有隧道位移场变化规律,以位移趋于稳定作为竖向、横向位移的收敛标准,得出超小中夹层厚度条件下既有隧道变形收敛范围。  相似文献   
59.
介绍生物质水热炭化技术及反应原理,分析几类废弃生物质在该技术中的应用现状,探讨性提出了一种生物质水热炭化改进工艺,对该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