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篇 |
综合类 | 12篇 |
化学工业 | 15篇 |
金属工艺 | 13篇 |
机械仪表 | 11篇 |
建筑科学 | 7篇 |
矿业工程 | 8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9篇 |
水利工程 | 7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1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国外专利申请人在中国专利局的光盘上有各种各样的译名,检索人员因为不知道到底在中国申请专利的国外申请人有多少译名,往往出现漏检的情况.本文以国外企业的检索为例,介绍了检索方法. 相似文献
9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作为物联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为了达到高定位精确度、高节点覆盖率,本文在对各种基本经典算法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近似三角形内点(APIT)定位算法和距离向量跳段(DV-HOP)定位算法相结合的混合定位算法。采用角度判断未知节点的准确位置,对三角形内部和外部节点分别进行定位,内部采用APIT算法,定位精确度提高了65%,外部采用最小跳数对DV-HOP加权进行定位,定位精确度提高了24%。相比于原始算法,本文提出的混合算法可以对所有未知节点进行定位,减少了定位误差。通过MATLAB仿真,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移动IP切换过程中,由于时延的增加导致TCP性能的下降。文章通过对已有增强TCP性能的方案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移动IP缓存转发机制,借助于分组排序信息在MN与NAR间的传递实现切换过程中的零丢包率,同时根据切换过程的不同情况,得到最佳缓存器容量。 相似文献
94.
95.
采用硬度测试、晶间腐蚀试验、金相及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人工时效对6005A铝合金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05A铝合金在固溶水淬后进行人工时效,晶间腐蚀敏感性随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变化;时效初期,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很低,随时效时间的延长,晶间腐蚀敏感性增加;时效12 h时,合金硬度达峰值,同时晶间腐蚀敏感性也达最大,随后晶间腐蚀敏感性减弱,出现点蚀。6005A铝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与晶界有关,点蚀的引入与晶内Q′相的析出长大有关。 相似文献
96.
97.
98.
针对18个单晶高温合金叶片高效制备过程中温度场不均匀而导致的杂晶缺陷问题,设计了3种不同的单晶叶片模组结构,采用ProCast软件和CAFE模块对第2代单晶高温合金DD6不同模组结构在高速凝固工艺下的温度场和晶粒组织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模组结构下叶片的温度场演化和抽拉速率对杂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层模组由于中柱的保温作用较小,导致叶片近中柱侧的散热效率高于近炉壁侧,凝固过程固液界面弯曲严重,凝固过冷大,杂晶形成倾向大;通过对单层模组添加套筒,以加强保温作用,可有效改善温度场,减小固液界面弯曲程度,避免杂晶形核;而双层叠加模组温度场分布均匀,凝固过冷小,杂晶形成倾向小。套筒模组和双层叠加模组在抽拉速率小于100μm/s时均无杂晶形成,但双层叠加模组将模组直径缩小为其余2种模组结构的一半,降低了对炉体型腔尺寸的要求,有望实现单晶叶片的高效制备。 相似文献
99.
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良的成分兼容性、良好的组织稳定性、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的涡轮叶片等关键的热端部件。沉淀相γ'对位错运动的阻碍是镍基高温合金的主要强化作用之一。一般而言,这种阻碍作用不仅与γ'相的形貌、体积分数及尺寸有关,也取决于γ'相与位错的交互作用。通常这种交互作用机制可分为三种:切割机制、Orowan绕过机制和热激活攀移机制。当不同类型的位错切割γ'相时,在γ'相中会形成不同的高能缺陷,能够阻碍位错运动,延缓材料软化。这类结构或成分缺陷包括:反相畴界(APB)、复杂层错(CSF)、超点阵内禀层错(SISF)、超点阵外禀层错(SESF)和微孪晶。微孪晶化(Micro-twinning)是镍基高温合金中一种重要的变形机制,主要发生在中温高应力条件下。此外,中温拉伸变形过程中也有微孪晶产生。早期研究表明,微孪晶的产生与SESF有关,可以认为SESF是"胚体孪晶",且SESF是由a/3〈112〉超点阵不全位错切入γ'相产生的。基于溶质原子短程扩散的原子重排(Reordering)机制被用来解释微孪晶的形成,即a/6〈112〉不全位错切入γ'相中先产生CSF,而后CSF通过原子重排转变为SESF,最终形成微孪晶。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微孪晶产生过程中,Co和Cr原子会在成分偏析和柯氏气团的作用下发生长程扩散,因此有学者指出微孪晶的形成是原子重排短程扩散机制和偏析主导的长程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对于高温合金微孪晶机制的研究,研究人员不再局限于其形成机制,而对微孪晶的长大机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共格的纳米孪晶界作为金属材料中的一种特殊缺陷,可以有效阻碍位错运动,从而强化材料,这种强化方式已经在纳米铜、TWIP钢以及Ti Al合金中得到应用。研究人员发现,孪晶能够强化固溶强化的镍合金;同时,有学者发现镍基高温合金中退火孪晶界对位错运动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微孪晶化有望成为一种强化镍基高温合金的方法。本文归纳了镍基高温合金中微孪晶形成机制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全位错、内禀层错、外禀层错、复杂层错、元素偏析以及柯氏气团(Cottrell atmospheres)在微孪晶化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阐述了孪晶界面处元素偏析在孪晶长大中的作用。此外,本文还综述了微孪晶在镍基高温合金强化中的作用,指出了通过微孪晶强化高温合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微孪晶在高温合金强化中的应用,为研究高温合金的中温变形机制和孪晶强化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在膨胀烟丝生产工艺中,填充值一直是重点关注的物理指标。本文以提升膨胀烟丝填充值为研究目标,选用干冰法膨胀烟丝生产线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预处理和热端工序进行工艺参数梳理与数据分析,最终确定以预处理松散回潮工序、热端工序参数为突破口。结果表明,松散回潮加水比例、松散回潮回风温度、松散回潮拔风罩压力、松散回潮加蒸汽比例、冷却回潮含水率以及膨胀叶丝风选负压对填充值均值均有一定影响,通过确定性筛选试验设计方法确定最优参数组合,最终提升了成品膨胀烟丝填充值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