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1篇
轻工业   88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提出了离子膜法生产甘氨酸新工艺,并探讨了新工艺的绿色生产特点。该工艺不需使用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甲醇,副产品氯化铵全部回收。老工艺要消耗排放甲醇400-500kg/t产品,并排放大量氯化铵废液,造成废气废液严重污染环境。新工艺采用了洁净能源--电力,不需消耗大量蒸气,降低能耗50%以上。避免了使用易受氯化铵腐蚀的大型精馏塔,离子交换膜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耐腐蚀,投资少,新工艺符合当前产业中大力提倡的绿色工艺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82.
为了研究食用植物酵素中酵母菌及其耐高糖和低pH的能力,以紫苏酵素、火龙果酵素、茶叶酵素、乌饭树叶酵素以及铁皮石斛花酵素原液为原料分离酵母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及2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对其在高糖和低pH条件下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从酵素中筛选出7株菌Y1~Y7,鉴定结果表明,Y1、Y2、Y3与鲁氏接合酵母的同源相似性均高于99%;Y4、Y6与酿酒酵母的同源相似性均高于99%;Y5与二孢接合酵母的同源相似性高于99%;Y7与异常威克汉姆酵母的同源相似性高于99%。Y1~Y7的最高耐受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分别为750、750、750、450、750、600和600 g/L;最低耐受初始pH值分别为2.5、2.5、3.0、3.0、3.0、1.5、1.5。7株菌均可在高糖低pH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83.
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制备,特性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了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制备、特性和应用。  相似文献   
84.
对离子膜法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的应用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85.
电渗析膜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的应用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渗析膜技术是新兴的膜法分离工程之一,受到日本和欧美等国的充分重视,属当代高新技术范畴,在世界范围,除水处理行业已成熟应用外,在食品、医药等工业领域中,也日益发展建立起了电渗析膜的工艺,在食品添加剂工业中,也以其出色的应用实例,证实了其在技术上的先进...  相似文献   
86.
本文报导了新颖食品和医药助剂氨基乙酸钠碳酸盐的制备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7.
教学是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应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多层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改善教学的形式,开展互动、双向、多边活动和课题式教学,加大隐性课程的建设;树立教学为科研、为社会服务的思想,科研和服务反哺教学、促进教学;在当前国内外的经济背景下,发挥教育的优势,化"危"为"机",进一步促进科研和服务的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服务社会、政府、企业的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8.
木薯市场的快速发展,使木薯副产物资源不断增加,因此木薯副产物的综合高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木薯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以及对动物、农作物乃至人类健康的益处出发,重点综述了以木薯渣、木薯叶及木薯皮作单胃动物、反刍动物或蚕类昆虫等的生物饲料,以木薯渣、木薯皮和木薯茎秆作蔬菜瓜果或食用菌等农作物基质,以木薯叶作菜肴或膨化食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木薯副产物功能性酵素等新兴产业的开发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竹叶酵素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竹叶酵素发酵过程中不同发酵时间的乙醇、总酸、乳酸、醋酸、总酚的含量和pH值进行了跟踪检测,考察各代谢产物与各抗氧化指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相关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竹叶酵素发酵过程中综合指标变化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竹叶酵素发酵过程中,乙醇含量从第10 d后的0.55%增加至180 d的2.73%,达到最高;总酸含量经发酵100 d上升至4.78 mg/mL后逐渐下降,发酵过程中pH值从4.37降至3.54后趋于稳定;乳酸和醋酸含量在前60 d快速上升,之后开始趋于平缓;总酚含量持续上升积累至0.63mg/m L,与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力均分别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竹叶酵素抗氧化性较好,尤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总酚含量可作为评价竹叶酵素抗氧化性的指标。综合评价指标(CEI)在第230 d时最高,可作为判定前发酵参考终点和补料发酵时间点的依据。  相似文献   
90.
考察了大孔树脂对紫苏茎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吸附性能,优化了吸附工艺参数。首先对D-101、AB-8、DM130、ADS-7和ADS-17共5种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量和解析率进行了实验,选择AB-8为最佳吸附树脂;静态吸附表明,3h内吸附即可达到平衡。还考察了上样速率、上样质量浓度、洗脱液乙醇质量分数和洗脱速率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条件为:上样速率为1BV/h,上样质量浓度为0.15mg/mL,洗脱液乙醇质量分数为70%,洗脱流速为2BV/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洗脱率为93.56%,总黄酮纯度可提高4.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