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2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2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采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废旧聚丙烯(RPP/GF)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含量的PP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和PE接枝马来酸酐(PE-g-MAH)相容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P-gMAH能改善玻纤与RPP界面结合强度,随着相容剂PP-g-MAH含量的增加,RPP/GF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逐渐提高,当PP-g-MAH的含量为7 phr时,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由于RPP中含有PE成分,添加少量PE-g-MAH能增加玻纤与RPP基体中PE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继续提升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22.
王汝欢  金鑫  龙超良  崔文玉  汪海 《金属学报》2015,20(12):1360-1366
目的: 研究胆碱能M和N受体双靶向拮抗剂宾赛克嗪对克百威中毒诱发循环衰竭的救治效应。方法: 腹腔注射克百威累积染毒致循环衰竭,肌内注射宾赛克嗪和阿托品,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压、心功能的变化;在克百威染毒小鼠模型上研究宾赛克嗪的抗毒效应(PR值)。结果: 克百威所致大鼠循环衰竭时,与染毒前相比,外周血压、心率和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反映心脏舒张功能的指标显著升高(P<0.01)。与循环衰竭时相比,给予宾赛克嗪 0.25~1.0 mg/kg 或阿托品 1.0 mg/kg 治疗后,在 1 min 内外周血压显著升高(P<0.05,P<0.01),在观察的 60 min 内外周血压维持平稳;在 0.5~2 min 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各指标均脱离循环衰竭水平(P<0.05,P<0.01)。宾赛克嗪 8 mg/kg 可使小鼠抗克百威中毒的PR值提高到17.95。结论: 新型抗毒剂宾赛克嗪具有速效和强效救治克百威染毒诱发循环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3.
目的: 研究吡那地尔(pinacidil, Pin) 对内皮素-1(ET-1) 诱导培养的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内皮素-1 刺激培养兔PASMC 增殖模型;以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 掺入法观察细胞增殖及脱氧核糖核苷酸(DNA) 合成;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兔PASMC 细胞周期。结果: 吡那地尔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内皮素-1 所致的[3H]-TdR 掺入量增多, 阻止兔PASMC 由静止期(G0/G1 期) 进入DNA 合成期(S 期) 和有丝分裂期(G2/M 期) 。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 阻断剂格列本脲可拮抗吡那地尔对[3H]-TdR 掺入的抑制作用。结论: 吡那地尔可能通过激活KATP通道抑制内皮素-1 诱导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可望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时所致的肺动脉重构。  相似文献   
224.
陈凯  汪海 《金属学报》2005,10(3):254-258
血管内皮细胞作为人体主要的代谢库, 存在ACh, 并伴有ChAT 的表达, 有机阳离子载体(OCTs)参与血管内皮细胞ACh 的转运和释放, 血管内皮细胞AChE 活性的广泛表达可以使非神经性ACh 的活性仅仅局限于它的合成和释放区域, 成为一种细胞因子。mAChR 和nAChR 同非神经性ACh 一样, 广泛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中, ACh 通过其受体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功能。nAChR 参与血管内皮细胞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泌和释放, 其中α7 受体在血管新生中发挥重要作用。非神经性ACh 诱发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反应, 一种不同于神经性mAChR 的血管内皮细胞非神经性M 受体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且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5.
苏冬梅  刘跃  王越  王汝欢  汪海 《金属学报》2005,10(3):276-280
目的:研究胆碱对炎性疼痛的影响。方法:福尔马林实验和小鼠热板实验, 观察单独给予胆碱及胆碱与阿司匹林或吗啡联合用药时, 对小鼠在福尔马林模型中的舔足时间和热板实验中的疼痛潜伏期的影响。结果:胆碱(4、8、16、32、64 mg°kg-1, i.v.)可显著抑制福尔马林所致的Ⅱ相痛反应;尾静脉给予胆碱2 mg°kg-1 或阿司匹林9.4 mg°kg-1, 对福尔马林模型的Ⅰ 相和Ⅱ相痛反应均无显著的抑制作用, 二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Ⅱ相反应;联合给予吗啡0.165 mg°kg-1 和胆碱2 mg°kg-1对福尔马林模型的Ⅱ 相反应的抑制作用比单独应用吗啡0.165mg°kg-1好。结论:胆碱对炎症性疼痛镇痛效果显著, 胆碱和阿司匹林、吗啡有协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26.
目的: 观察哌芳安他(pivanampeta, Piv) 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2 组, 一组为缺血30 min 再灌注30 min 组, 再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Piv 9 mg·kg-1用药组, 测定有关心功能指标和心肌梗死面积;另一组为缺血30 min 再灌注2 h 组, 再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Piv 3、6 和9 mg·kg-1 用药组, 各用药组于缺血前30 min 静脉注射给药, 再灌注2 h 后取心脏标本石蜡包埋后切片, 免疫组化法检测Bax 、Bcl-2 、caspase-3、MMP-2、和PPARγ蛋白质表达,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MMP-2 和PPAR γmRNA 表达, TUNEL 法和DNA 凝胶电泳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1) 与对照组比较,Piv 3 mg·kg-1组坏死面积(nec) 与缺血面积(aar) 之比减少21 %(P <0.01), 坏死面积与左室面积(lv) 之比减少22 %(P <0.01) 。心率、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 dp /dtmax 和Vmax 以及反映心脏舒张功能的指标-dp /dtmax 分别在再灌注1 min 和30 min 明显改善(P <0.05) 。(2) TUNEL 法检测, Piv 各亚组降低细胞凋亡作用显著(P <0.05), 但DNA 凝胶电泳检测, 模型组、Piv 3 、6 mg·kg-1组可见到DNA 梯带,假手术组和Piv 9 mg·kg-1组则无。(3) 免疫组化检查, Piv 3 、6 和9 mg·kg-1 呈剂量依赖性减少Bax 、caspase-3 、MMP-2 蛋白质和MMP-2 的mRNA 表达, 增加Bcl-2 、PPAR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 蛋白质和PPARγmRNA 表达。结论: Piv 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表现为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27.
电场测量是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手段。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具有无源、小尺寸、宽频带、动态范围大等优点,能够满足电力工程领域不同场合的电场测量需求。首先介绍了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的半波电场、静态偏置点可控性、温度稳定性和湿度稳定性四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措施,并提出了未来相关方向的具体研究工作思路及其改进方案。另外就所研制的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的线性测量范围、时域响应、频率响应等关键电气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结合近年的工作,介绍了利用所研制光电集成电场传感器在直流、工频、μs级暂态、ns级暂态等典型时域电场中的测量应用。  相似文献   
228.
超级电容器因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为探索出一种低成本、易获得、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本工作以廉价易得的碳布为基材采用电化学刻蚀法使其活化,并以此为载体成功诱导了V2O5溶胶转化为凝胶,再经冷冻干燥处理获得了在活化碳布表面包覆有V10O24·12H2O超薄纳米片的复合材料,实现了在简易、温和的条件下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电极材料。通过UV-Vis光谱揭示了这一吸附转化的过程,电化学活化的本质是在碳布上引入了含氧官能团且在表现出介孔特性的同时碳布的吸附性能也得到了增强。SEM、XRD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内核”,以V10O24·12H2O超薄纳米片为“外壳”的核壳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该复合材料的比容量为488 F/g;以电流密度为5 A/g对该复合材料进行长循环测试,可获得初始比容量为256 F/g,且在循环初期容量不断增加,在10 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