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2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48篇
电工技术   327篇
综合类   223篇
化学工业   539篇
金属工艺   222篇
机械仪表   303篇
建筑科学   289篇
矿业工程   174篇
能源动力   91篇
轻工业   450篇
水利工程   143篇
石油天然气   276篇
武器工业   47篇
无线电   3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6篇
冶金工业   177篇
原子能技术   53篇
自动化技术   32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62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01.
针对同时带有弧费用和弧时间的运输网络中最少时间最小费用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算法。该算法能高效地求出此类网络中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双目标最短路(最少时间最小费用路)。实例计算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2.
随着世界各地夏季环境温度不断升高,电缆中间接头的工作环境正在恶化。为此,文中基于有限元法建立10 kV三芯电缆及其中间接头仿真模型,分析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电流下中间接头的温度分布。首先,开展温升试验,得到电缆中间接头表面的稳态温度,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然后,拟合不同环境温度下中间接头高压载流导体表面温度与电流的函数关系,以此可以计算不同极端环境温度下中间接头的极限安全载流量。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升高对中间接头高压载流导体表面的温度分布趋势几乎没有影响,在外护套外表面处也满足此规律。中间接头高压载流导体表面温度与电流近似成二次函数关系。当电流幅值为480 A、环境温度为75 ℃时,高压载流导体表面与外护套外表面最高温度分别是环境温度为30 ℃时的1.57倍与1.69倍。当环境温度超过55 ℃时,按照国标规定的持续允许载流量会使中间接头高压铜导体表面温度超过最高允许运行温度90 ℃。考虑到自2020年起夏季环境温度持续增加,现行国标中10 kV铜导体三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中间接头的持续允许载流量须被修正。  相似文献   
103.
基于交流电场感应的取能电源是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的一种新型供电方式,但由于其输出功率较低,目前还难以满足在线监测装置的用电需求。针对此问题,文中在理论分析影响取能功率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感应电极结构,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表明,在10kV电压等级下,所设计的感应电极可产生3.35mA的位移电流,在负载电阻大于5kΩ时取能电源可输出600mW以上的连续功率。本文的原理和方法为解决在线监测装置的供电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4.
自动化测试工具是安卓应用质量保障的主要手段.随着安卓版本多样性、底层硬件差异性(碎片化)以及逻辑复杂性增加,自动化测试迎来新的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业界开发出大量自动化测试工具.但是现有工具数量多,并且测试重点多样,测试人员选择工具时存在一定的困扰.为帮助测试人员选择最佳测试工具,实现对自动化测试工具的统一评估,提出了面向安卓自动化测试工具多特征综合评估方法(comprehensiveevaluation of Android automated testing, CEAT),并将其实现为便于测试人员使用的平台. CEAT在引入测试领域广泛接受的3个评估指标,即代码覆盖率、异常检出率、融合多版本兼容度得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变异测试的思想引入变异杀死率,并从用户体验出发引入UI控件覆盖率.以上5个指标构成CEAT整个体系,从而实现安卓自动化测试工具的综合多维评估.为验证CEAT的效果,生成了1 089个变异应用的待测应用集,在包含6个移动设备的真机集群中部署实验,对5个自动化测试工具适配并执行5 040次测试任务.最终结果表明:i) 5个指标从不同角度对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5.
为解决能量消耗快、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出一种医院无线传感网络分区节点能耗动态均衡算法。计算医院内大流数据传输产生拥挤概率,明确候选路径选取最优结果,调度拥堵概率小的大数据流,建立节点能耗模型,计算节点跳转合作间能量消耗,凭借振动补给模型补充部分节点能量。受距离影响,节点间的补给程度不同,需计算单元中簇头数量迭代关系,利用簇点间传输数据融合率,确定单元个数及各单元簇头节点个数,平衡各节点耗能。实验结果证明,动态均衡算法节点能量消耗均衡,能有效延长节点使用时间,提高网络吞吐量、缩短时延。  相似文献   
106.
107.
高功率中红外光纤激光器在基础科学研究、大气通信、环境监测和国防安全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拉曼光纤激光技术是实现中红外激光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级联拉曼运转可在光纤透过窗口内输出任意波长激光。目前,以碲酸盐、氟化物或硫系玻璃光纤作为拉曼增益介质,研究者分别研制出工作波长为3.77μm的二级级联拉曼激光器和波长调谐范围覆盖2~4.3μm的中红外拉曼孤子光纤激光光源。最近,本研究组制备出一种具有高稳定性、高抗激光损伤阈值、大拉曼频移和高拉曼增益系数的氟碲酸盐玻璃光纤,并以其作为拉曼增益介质,先后实现了波长调谐范围覆盖1.96~2.82μm的中红外拉曼孤子激光以及~3μm处的"拉曼孤子雨",初步验证了该氟碲酸盐玻璃光纤在中红外拉曼光纤激光器方面的应用潜力。主要对国内外中红外拉曼光纤激光光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碲酸盐、氟化物、硫系以及氟碲酸盐玻璃光纤材料的特点及相应的拉曼光纤激光器,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8.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基底的优化,所以开发新型基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课题。采用金银两种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核壳式纳米结构的SERS基底,用有限元法对Ag@Au的结构进行电场强度的仿真,模拟在不同核壳半径、厚度以及散射光照的条件下场强的变化,计算SERS增强因子,与其他类型纳米结构进行比较。仿真实验表明,采用Ag@Au核壳结构作为SERS基底,在波长为523 nm、核半径为38 nm、壳厚度为0.5 nm时,增强效果最好,增强因子是7.47×109。因此,Ag@Au核壳式SERS基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以硫酸氧钛、二水合乙酸锌、氢氧化钠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的滴加方式对NAC-FAS工艺制备ZnO-TiO_2复合纳米晶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NAC-FAS工艺预制TiO_2纳米晶可以制备得到复合ZnO-TiO_2纳米晶,其平均粒径为15nm,复合纳米晶呈球状。通过NAC-FAS工艺直接滴加反应溶液,不能制备得到ZnO-TiO_2,只能制备得到单一晶相或非晶相。  相似文献   
110.
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技术解决现场问题是促进BIM技术落地的关键。本文介绍了BIM技术在云南可口可乐搬迁和扩建项目中的应用,从碰撞检查、管线优化、洞口预留、装饰装修深化等方面,切实指导现场施工,体现了BIM技术优势,实现BIM技术的落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