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4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28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通过L18(6^1×3^6)多因素多水平正交实验探讨了Re(O)配合物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标记试验以得到高标记率的^188Re(O)APPA,借助于紫外可见光谱的系列对比试验考察了草酸在其间的作用,制备了^188Re(O)HIPPA、^188Re(O)PADA等系列^188Re(O)配合物,测定了相关Re(O)配合物的稳定性及脂水分配系数。试验结果表明,^188Re(O)配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少量稳定高铼酸盐作为载体引入,起到稳定配合物的作用;草酸作为反应促进剂,可以降低还原电势,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配体交换反应的前提配体。  相似文献   
92.
利用放射性核素131I标记了卟啉化合物TPPOH和TPPNH2得到131I-TPPOH和131I-TPPNH2。建立了接种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裸鼠皮下肿瘤模型。将131I-TPPOH和131I-TPPNH2直接注入肿瘤,考察了卟啉化合物、131I和光照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131I-TPPOH和131I-TPPNH2在注射14 d后仍大量滞留在肿瘤组织中。在β射线和光动力的双重作用下,两种131I标记的卟啉化合物均表现出对肿瘤生长较强的抑制能力。以上结果提示,基于“卟啉+131I+光动力治疗”结合的概念可开发一种新的实体肿瘤治疗剂。  相似文献   
93.
利用金属氢化物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测试实验系统,通过反应速率分析方法,测定了铪在恒容系统和573~873K温度范围内氘化反应的压强.时间变化关系,计算出铪在初始压强13 kPa和573、673、773、873 K温度下吸氘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0.0530、0.0452、0.0319和0.0261s-1,进而得到铪吸氘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0.1±1.5)kJ·mol-1.与同一装置上取得的钛氘化反应结果进行比较,说明两个反应的动力学机制不同,铪氘化反应速率主要受相变和表面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94.
188Re-NEPTDD的制备及生物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首次合成NEPTDD(2,2,9,9-四甲基-4,7-二氮-4-乙撑哌啶-1,10-二硫癸烷)的基础上,采用SnCl2作还原剂制备了^188Re-NEPTDD。研究了^188Re-NEPTDD的生理盐水溶液通过尾静脉注射后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及该配合物的碘化油溶液通过肝动脉灌注后在大白兔体内的生物分布;用SPECT扫描得出配合物的碘化油溶液通过肝动脉灌注后的大白兔全身显像。实验结果表明,^188Re-NEPTDD具有理想的肝摄取,肝部的摄取和滞留较为主要。肝部显像清晰。非靶组织(特别是肺)的摄取和滞留低。  相似文献   
95.
应用反应速率分析方法,通过测定钛在恒容系统内和823~1 023 K范围氚化反应的P-t曲线,计算了钛氚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得到钛氚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55.5±3.2)kJ/mol。通过与文献比较,钛氚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明显高于钛氢化和钛氘化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96.
测定了NTMP(次氮三亚甲基膦酸),HEDTMP(N-(羟乙基)乙二胺基三亚甲基膦酸),DCTMP(1,2-环己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乙基二胺基四亚甲基膦酸),DTPMP(二乙基三胺基五亚甲基膦酸)的^153Sm配合物以及HEDTMP,EDTMP,DTPMP的^113,117Sn^m配合物在正辛醇-水中的表观脂水分配系数和在0.5%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液中与BSA的结合率。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在正辛醇一水中的相对表观脂水分配系数和在BSA水溶液中与BSA的相对结合率呈线性正相关。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为这类配合物脂水分配系数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也表明,在金属配合物与BSA的结合过程中,疏水作用力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离子液体-中空纤维支撑液膜技术分离Cs/Mo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撑液膜(SLM)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在众多支撑液膜性能改进的研究中,采用离子液体(IL)代替传统有机溶剂,已在气体、有机物分离以及生物反应器方面有一定的进展。本实验采用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HF)作支撑体,针对目标金属Cs离子选择杯冠化合物DB18C6作萃取剂,预选[Bmim][PR]、[Bmim][NTf2]和[Bmim][BF4]三种ILs作稀释剂制备膜体系,探索其在Cs/Mo分离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工艺条件下,使用[Bmim][PF6]成功制备了离子液体中空纤维支撑液膜体系(IL—HFSLM),该液膜体系在料液流速低于5mL/min的条件下稳定存在,并可实现从含Mo溶液中回收超过80%的Cs。  相似文献   
98.
采用氚化钛源原位辐照和加速器低能电子束加速辐照实验,研究基于氚化钛/单晶硅PN结器件的氚辐伏电池模型和实验室组阵型电池原型样机的长期稳定性。测试电池模型和电池样机的氚辐伏输出随辐照时间的变化,分析辐照对单晶硅PN结型器件的本征暗特性和器件表面层材料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氚化钛源原位辐照电池模型在115 d的辐照中辐伏输出没有明显的衰减,辐照后单晶硅器件的本征暗特性曲线变化微小。电池模型的加速器低能电子束加速辐照实验表明,加速辐照在相同电子注量下对电池造成远大于氚源原位辐照的性能损伤,但损伤仅在辐照最初期快速产生,随后基本保持稳定,电子顺磁能谱(ESR)测试加速辐照60 min单晶硅器件材料的缺陷没有明显增加。组阵型实验室电池原型样机在64个月的室温储存中,基本单元的辐伏输出性能衰减比氚的自发衰变衰减有小幅增大,增大幅度小于11.4%;另外,组阵中单元之间串并联电连接有部分失效,这是后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肽核酸(PNA)分子具有特异基因靶向亲和性,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后,可达到肿瘤靶向和对非靶组织最小损伤的目的,对于基因水平的肿瘤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工作探索了99mTc标记T基PNA单体所得配合物99mTc (O) (PNA-dp)对常用基因靶向DNA的切割效果.结果表明,配合物在室温密封放置6h,放化纯度大于90%...  相似文献   
100.
阚文涛  李欣  蹇源  胡睿  魏洪源  罗顺忠 《材料导报》2014,28(13):42-45,51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特定分子结构具特异性识别功能的聚合物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在药物缓释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在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概念及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于药物传输领域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所应当具备的特性,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传输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为提高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的生物顺应性,在水相中对聚合物的合成、可控自由基聚合制备规格统一的聚合物及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智能医用材料领域将成为日后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