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分别选用十二烷基苯酚、壬基苯酚、对特辛基苯酚和对叔丁基苯酚四种烷基酚单体为原料,合成了四种不同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通过黏度、溶解性等常规性能分析以及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流变等表征方法,探讨了不同烷基苯酚对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不同烷基酚单体对树脂的主体结构及热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对树脂的其它性能影响较大;随着烷基酚碳链长度的增加,树脂在亚麻油中的溶解稳定性提高,但体系的黏度降低;黏度随剪切速率与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减弱。可见,选用合适的烷基苯酚能提高树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氯仿溶解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然后利用甲醇逐级沉淀分离获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PBS级分,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广角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等对不同级分PBS的等温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晶体形态及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宽,各级分的半结晶时间逐渐降低,结晶半峰宽逐渐变窄,结晶度逐渐增加;但各级分PBS的晶型和晶貌并未发生明显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将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ASA)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进行了增韧改性,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流变分析仪观察研究了PBT/ASA共混体系的相形态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ASA可有效增加PBT共混体系的熔体强度,所形成的PBT/ASA共混物为部分相容体系;体系的相容性具有一定的组分依赖性,当ASA含量较低时,共混体系为典型的“海岛”结构,而当ASA含量为40 %~60 %(质量分数,下同)时体系发生了相翻转,该结果与4个预测相翻转的模型中HoRM模型计算得到的相翻转点ASA含量为62.2 %接近。  相似文献   
14.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材料,并采用流变学方法对所制备的共混体系的粘弹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PPC/PBS为典型的热力学不相容体系,PBS的加入提高了PPC的加工性能;当PBS的质量分数约为40%~50%时,体系发生相反转,这与Paul模型对相反转点预测的结果一致;在相分离区,动态模量偏离了经典的低频末端标度规则,Han图表现出不同于均相体系的特征,引起时温叠加原理失效;与Gramspacher-Meissner模型相比,Palierne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PPC/PBS体系的线性粘弹行为。  相似文献   
15.
通过AB2单体(由二乙醇胺和丁二酸酐室温反应获得)原位溶液缩聚生成超支化聚酰胺酯(HBPAE)对混合稀土氧化物(RE2O3, RE为La、Ce、Pr、Nd等)实施复合改性,获得了一系列HBPAE/RE2O3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和分散性实验等方法,表征了复合改性前后RE2O3的结构与性能,分析了复合界面的作用特征,探讨了改性后HBPAE对RE2O3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2单体原位缩聚成均匀包裹RE2O3粒子的HBPAE,HBPAE与RE2O3在界面上有4.71 %的配位键接;复合改性仅在RE2O3的表面发生,而不会影响RE2O3的深层晶相结构;调整HBPAE 和 RE2O3的复合比例,可使HBPAE/RE2O3复合材料具有可调的热稳定性;HBPAE的复合改性还提高了RE2O3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母料法分别制备了含硬脂酸铈(CeSt4)、硬脂酸铁(FeSt3)、N,N-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FeDBC)、硬脂酸锰(MnSt2)和N,N-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NiDBC)等5种光敏剂或光敏调节剂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薄膜,并对所制备的LLDPE薄膜进行了高压汞灯法人工加速老化实验.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探讨了不同PE薄膜的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所选用的4种光敏剂对LLDPE薄膜均具有明显的光敏化作用效果,其光敏化活性的大小顺序为FeSt3>CeSt4>MnSt2>FeDBC.相反,NiDBC对LLDPE薄膜则表现出明显的抗紫外老化作用,可作为LLDPE薄膜的光敏化调节剂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离聚物的定义、分类及其制备方法,阐述了离聚物聚集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并综述了离聚物在聚合物改性中发挥热稳定剂、结晶成核剂和增容剂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CaO含量不同的PE/CaO复合材料,借助熔体流动速率仪和AR2000旋转流变仪,对PE/CaO复合材料熔体的流变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E/CaO复合材料的黏流活化能随CaO含量的增加先上升后逐渐下降;当CaO含量(质量分数,下同)≤20%时,复合材料的线性黏弹性与纯PE相近,零剪切黏度变大的幅度较小;当CaO含量≥25%时,复合材料的时间稳定性下降,零剪切黏度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9.
将硬脂酸铁(FeSt3)与月桂酸共生稀土配合物(RELau3)进行复合,作为可降解可焚烧PE塑料材料(含30%CaCO3)的光敏剂使用.将该膜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实验、户外曝晒实验及避光氧化降解试验,并用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热重分析及扫描能谱仪等对FeSt3-RELau3复合光敏剂对PE塑料的光敏化降解作用、光照后避光继续氧化作用及促进焚烧作用效果等进行了研究,并对上述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动态硫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元惭丙橡胶/聚丙烯(EPDM/PP)共混型热塑性体的配方组成,探讨了其制备工艺,测定了其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并研究了其对PP的增韧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EPDM/PP性能与国外产品相当,且其对PP的增韧效果优于传统的EPDM/PP母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