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二异氰酸酯对聚碳酸亚丙酯熔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扩链剂,在转矩流变仪上通过一步法对聚碳酸亚丙酯(PPC)进行了熔融扩链改性。结果表明,随着MDI用量的增加,扩链反应峰和平衡扭矩逐渐增大、平衡时间不断延长;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扩链改性后的PPC在1600 、1535 cm-1处分别出现了苯环的骨架振动吸收峰和-NH的特征吸收峰;旋转流变分析表明,扩链改性后PPC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均随MDI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从Cole-Cole曲线可以看出,随着MDI用量的增加,扩链改性后PPC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支化度提高;应力松弛测试结果表明,随着MDI用量的增加,松弛时间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2.
采用稀土偶联剂、铝酸酯和硬脂酸对CaCO3进行表面改性,测试其吸油值和黏度;表征了稀土偶联剂改性CaCO3抽提前后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测定了稀土偶联剂改性CaCO3共混PP的抗冲击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偶联剂对CaCO3具有较强的偶联作用,稀土偶联剂可在CaCO3表面形成较牢固的物理和化学配位,获得的稀土“壳-核”CaCO3可提高PP的抗冲击强度。当稀土偶联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其增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3.
采用母料法即通过连续混炼机和双螺杆挤出机分别制备了纳米碳酸钙(nano-CaCO3)母料,后将母料按照一定配比添加到聚乳酸(PLA)树脂中进行注塑。通过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旋转流变仪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表征,探讨了母料法加工工艺对nano-CaCO3在PLA树脂中分散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混炼机制备的母料更有利于nano-CaCO3在PLA基体中分散,降低复合材料复数黏度、提高结晶度;同时当添加母料含量相同时,连续混炼母料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损失”程度更低,对缺口冲击强度“补强”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54.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硅苯乙烯(PLA/PBAT/S-2001)共混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旋转流变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含量S-2001对共混体系微观结构、流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2001能够降低共混体系中分散相颗粒尺寸,改善界面黏结力,提高体系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增强马拉哥尼应力松弛;当S-2001添加量为9份(质量份,下同)时,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从5.8 kJ/m2上升至40.4 kJ/m2,提高了596.6 %;S-2001具有增韧增容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55.
利用超声波技术,以氯化钙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在聚丙烯酰胺(PAAM)水溶液中原位合成氢氧化钙,考察了超声波作用时间和PAAM浓度对Ca(OH)2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在反应前期起到分散作用,但到反应后期反而起到促进颗粒团聚的作用;当PAAM质量百分数为0.24%时合成产物的粒径最小。  相似文献   
56.
以回收聚四氟乙烯(r-PTFE)为成核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BPT)进行成核结晶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PBT/r-PTFE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考察了不同降温速率对PBT/r-PTFE共混物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对其DSC扫描数据采用Jeziorny法和Liu-Mo法进行处理,采用Kissiinger法计算体系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r-PTFE对PBT具有异相成核作用,可明显提高PBT的结晶度及其结晶速率,且加入r-PTFE并不会改变PBT的成核和增长方式。由Kissinger法计算得出的结晶活化能结果表明,加入r-PTFE树脂能够明显降低PBT的结晶活化能,进一步验证r-PTFE对PBT具有成核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7.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替代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国良  陈登龙  黄宝铨  肖荔人  陈庆华 《塑料助剂》2007,913(5):《塑料助剂》-1-4,15
分析了欧盟和发达国家实施禁用邻苯酸酯类增塑剂的原因;阐述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着重介绍了在替代邻苯二甲酸酯上比较有发展优势的几类增塑剂:离子液体、植物油基增塑剂、低聚物、柠檬酸酯和环已烷系列等。并展望了邻苯酸酯类增塑剂替代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8.
肖荔人 《中国塑料》2008,22(8):68-73
采用人工加速老化实验箱、户外曝晒、自然环境土壤填埋等方法对含稀土复合光敏剂、碳酸钙和生物活性剂的不同配方的聚乙烯(PE)薄膜进行了老化降解实验,通过扫描电镜、热重红外联用仪、乌式薪度计等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稀土复合光敏剂可促进PE薄膜光诱导后避光继续氧化降解,可焚烧可降解PE薄膜具有光降解、生物降解、可焚烧等可环境消纳功能。  相似文献   
59.
以二氯硅(IV)酞菁(SiPcCl2)为原料,与2-异丙基-6-甲基-4-嘧啶醇(PyO)反应合成轴向取代二-(2-异丙基-6-甲基-4-嘧啶氧基)硅(IV)酞菁配合物SiPc(PyO)2,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和质谱(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聚乙二醇-聚赖氨酸(PLL-PEG-PLL)为载体,透析法制备负载SiPc(PyO)2的聚合物纳米粒子SiPc(PyO)2/m。SiPc(PyO)2/m呈球形,直径约35 nm。SiPc(PyO)2包裹入聚合物胶束后,SiPc(PyO)2/m的Q带最大吸收峰强度降低,位置蓝移,荧光强度增加,荧光寿命增长。不同孵育时间HUVEC细胞的SiPc(PyO)2和SiPc(PyO)2/m的药代动力学表明,与自由酞菁3相比,SiPc(PyO)2/m摄取率增加,而且提前1 h达到最大浓度。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