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影响文件系统的因素有很多,该文从不同访问模式、多通道硬件配置、文件系统老化等方面设计试验,利用多种性能评测工具,对EXT3、XFS两种本地文件系统进行试验,分析这些因素对本地文件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作为NFS服务器端的文件系统时,对NFS性能的影响。在试验过程中,编写了测试文件系统元数据性能的Thput benchmark以及使文件系统能够快速老化的工具FastAging。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总结出针对应用中不同的访问模式配置最优的文件系统的解决方案,使用户能够获得最大的I/O性能。  相似文献   
42.
数据流架构的执行方式与神经网络算法具有高度匹配性,能充分挖掘数据的并行性.然而,随着神经网络向更低精度的发展,数据流架构的研究并未面向低精度神经网络展开,在传统数据流架构部署低精度(INT8,INT4或者更低)神经网络时,会面临3个问题:1)传统数据流架构的计算部件数据通路与低精度数据不匹配,无法体现低精度神经网络的性能和能效优势;2)向量化并行计算的低精度数据在片上存储中要求顺序排列,然而它在片外存储层次中是分散排列的,使得数据的加载和写回操作变得复杂,传统数据流架构的访存部件无法高效支持这种复杂的访存模式;3)传统数据流架构中使用双缓冲机制掩盖数据的传输延迟,但是,当传输低精度数据时,传输带宽的利用率显著降低,导致计算延迟无法掩盖数据传输延迟,双缓冲机制面临失效风险,进而影响数据流架构的性能和能效.为解决这3个问题,设计了面向低精度神经网络的数据流加速器DPU_Q.首先,设计了灵活可重构的计算单元,根据指令的精度标志位动态重构数据通路,一方面能高效灵活地支持多种低精度数据运算,另一方面能进一步提高计算并行性和吞吐量.另外,为解决低精度神经网络复杂的访存模式,设计了Scatter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