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7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2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采用转矩流变仪测定了添加不同润滑剂的软质PVC共混体系的加工性能,分析比较了润滑剂对软质PVC共混体系的影响,为润滑剂配方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试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基础配方下,硬脂酸的用量在0.2份以内、聚乙烯蜡的用量在0.5份以内时,可获得加工性能最优的软质PVC。  相似文献   
82.
颗粒形态对PVC增塑糊黏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结合粒度分析方法,研究几种不同生产方法聚氯乙烯(PVC)糊树脂颗粒形态及其对增塑糊黏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表面圆整,具有双峰粒度分布、次级粒子聚集松散的微悬浮法糊树脂所制增塑糊黏度最低,在1240 mPa.s~1390 mPa.s之间;其次是种子微悬浮法增塑糊;再次为种子乳液法增塑糊;颗粒形状不规则且表面粗糙,具有双峰粒度分布、次级粒子聚集较紧密的混合法增塑糊黏度最高,在1820 mPa.s~3050 mPa.s之间。对于增塑糊的存放稳定性,种子微悬浮法的效果最好,黏度变化率在6%以下;其次是微悬浮法和种子乳液法;混合法的最差,黏度变化率在41%以上。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低磷型缓蚀阻垢剂ZH-350-YX的实验室试验及工业应用情况,试验及应用表明:ZH-350-YX在长江水浓缩6倍的碱性pH条件下,具有优良的缓蚀阻垢性能。  相似文献   
84.
针对某炼厂生活污水的水质特点,利用絮凝除磷试验、旋转挂片腐蚀试验、静态阻垢试验,正交试验、动态模拟等多种试验手段,为生活污水回用于循环水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5.
利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仪(FT-NIR)对金沙蓝钻酒样品进行了光谱采集,采用一阶求导与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相结合的预处理方法结合仪器自动优化谱区(4119.20~9881.46 cm-1)建立了金沙蓝钻酒的相似度匹配分析模型,同时采用该模型对已知样品进行相似度计算。结果显示:蓝钻酒样品的相似度均达到95%以上,而其他酒样的相似度均在60%以下,其中赖茅相似度最高,达到了59.24%;在所有乙醇水溶液样品中,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相似度最高,为18.23%。实验中,验证样品全部判别准确,准确率达到100%,表明经过优化的模型预测精度和可靠性较高,可用于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86.
[目的]建立嘧螨胺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土壤样品以50 mL乙腈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分析测定。[结果]嘧螨胺在0.1~20.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65,当添加质量分数为0.2~3.0mg/kg,嘧螨胺在3种土壤中的添加平均回收率为92.9%~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6.6%。方法最小检出量为5.0×10-10g,土壤中最小检出质量分数(LOQ)为0.2 m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准确度、精密度及其灵敏度均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可用于土壤中嘧螨胺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7.
谭红 《山西建筑》2010,36(1):304-305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龙厦线DK35封闭式路堑U型槽的设计,并进行了该U型槽的结构设计计算,指出封闭式路堑U型槽是一种很好的挡土、挡水结构形式,值得在地下水路堑区推广。  相似文献   
88.
何锦林  谭红 《功能材料》1997,28(1):50-51
用不同升温速率控制PZT薄膜晶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当晶化温度在400 ̄600℃时,薄膜显然绿石相,当采用较高升温速率50℃/min时,在硅片上可缩小焦绿石相生成,提高钙钛矿相形成,从而获得取向性高的钙钛矿相PZT薄膜。  相似文献   
89.
[目的]建立嘧螨胺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土壤样品以50 mL乙腈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分析测定。[结果]嘧螨胺在0.1~20.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65,当添加质量分数为0.2~3.0mg/kg,嘧螨胺在3种土壤中的添加平均回收率为92.9%~105.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6.6%。方法最小检出量为5.0×10-10g,土壤中最小检出质量分数(LOQ)为0.2 m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准确度、精密度及其灵敏度均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可用于土壤中嘧螨胺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0.
噻虫嗪在土壤表面及水中的光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培宇  李景壮  段亚玲  陈恺  李荣华  杨鸿波  谭红 《农药》2014,(10):726-728,750
[目的]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噻虫嗪的光解特性,为科学评价噻虫嗪的环境安全性奠定基础。[方法]在以氙灯为人工光源,光照度为4 000 lx,(25±2)℃恒温条件下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噻虫嗪在土壤表面和水中的残留量。[结果]噻虫嗪的光解特性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土壤表面的光解半衰期为288.8 h,黑暗对照的变化率5.6%;在水中的光解半衰期为1.8 h,黑暗对照的变化率6.2%。[结论]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2010),噻虫嗪在土壤表面的光解特性等级为"Ⅴ级(难光解)",在水中的光解特性等级为"I级(易光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