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32篇
轻工业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废旧涤棉织物为原料,乙二醇(EG)为醇解剂,通过改变醇解时间、醇解温度、EG/废旧涤棉织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质量比(mEG/mPET)、催化剂种类及用量等研究了蓬松态下废旧涤棉织物的醇解工艺,以及醇解过程对涤棉织物中棉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醇解时间、醇解温度的提高,mEG/mPET的增大,涤棉织物的醇解程度增大,各参数达到一定程度后醇解程度基本不变;最佳醇解工艺为涤棉织物中mEG/mPET为2/1,催化剂用量为涤棉织物中PET质量的0.30%,醇解温度196℃,醇解时间1 h;在乙酸锌、碳酸钠、乙酸钾、氯化镁4种催化剂中,碳酸钠综合催化效果最佳;经醇解过程后涤棉织物中棉纤维表面变得粗糙,力学性能有较大下降。  相似文献   
32.
双层滚筒式炒制机是用于云片糕(又名雪片糕)生产工艺过程中,糯米炒制的专用机械设备.该机主体构造是一个长2.80m的双层滚筒.筒体转速20转/分,外筒壁厚10mm,生产能力为200公斤/时  相似文献   
33.
从壳聚糖原液制备入手,用黏度法考察了小分子盐(NaCl、KCl、LiCl·H2O、CaCl2、BaCl2·2H2O)及有机小分子(尿素、二乙基脲及二丙基脲)添加剂对壳聚糖聚电解质溶液的影响,为后续的纺丝筛选合适的条件.用激光光散射法对NaCl、LiCl·H2O及尿素情况下壳聚糖在溶液中的分子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i+对壳聚糖溶液特性黏度影响最大,Ba2+对壳聚糖溶液本体黏度影响最大,且特性黏度及本体黏度随着小分子盐用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壳聚糖溶液黏度则随尿素加入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其他有机小分子相比。当尿素的s/c=0.08时,其降低壳聚糖本体黏度的效果达到最佳,二丙基脲及二乙基脲的s/c分别为0.05及0.08时其降低壳聚糖本体黏度效果达到最佳.光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外加NaCl、LiCl·H2O的情况下壳聚糖分子趋向于卷曲,而加入尿素则趋向于舒展.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热定型温度对涤纶织物各种性能的影响,特别是抗凝血性能的影响,对经不同温度热定型的涤纶针织物进行了结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黏附性能、吸水性能、染色性能测试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热定型温度的升高,涤纶针织物的横向、纵向收缩率都在增加;热定型温度为150℃时涤纶织物的吸水性能、抗凝血性能、染色性能均最差;通过对APTT、PT的变化比较可以看出,对织物进行热处理大大抑制了织物的外源性凝血因子PT的激活。  相似文献   
35.
为改善毛织物的防毡缩性能,选用皮层为低熔点聚合物的皮芯复合ES纤维分别以不同的比例和羊毛混纺,采用有热处理和无热处理2种工艺对上述织物进行后整理,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经过热处理的纤维、纱线和织物内部的黏结情况,测试了纤维的最大黏结强力、纱线的收缩率和织物的洗涤收缩率。结果表明:混有ES纤维的羊毛织物经过热处理,防毡缩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洗涤收缩率测试结果达到了国际羊毛局(IWS)性能测试标准TM31的要求。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代表性校正集样本的选择、统计学方法校正模型建立等近红外光谱的工作原理,以及利用近红外光谱进行材料鉴别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实例论述了近红外光谱在合成纤维原料制备、添加剂组成、产品性能及纤维鉴别、助剂检测等多方面的应用可能性。指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提高化纤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将发挥较大作用,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7.
废旧聚酯纺织品经乙二醇(EG)醇解、与1,4-丁二醇(BDO)酯交换后得到对苯二甲酸双羟基丁二醇酯(BHBT),再与碳酸二甲酯(DMC)和BDO酯交换制备的双甲基碳酸丁二醇酯(BMBC)缩聚制备出再生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碳酸丁二醇酯(r-PBCT)共聚酯。在高纯氮气的气氛下,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对r-PBCT的热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并与聚碳酸丁二醇酯(PBC)进行对比研究。利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及Friedman 3种方法分别计算了其热降解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PBC为一步降解行为;r-PBCT为两步热降解行为,随着BT链段含量的增加,活化能逐渐增加,热稳定性不断增强。利用Coast-Redfern法研究了PBC和r-PBCT的热降解反应动力学机理,其中,PBC的热降解反应级数为0.5;r-PBCT遵循一维扩散反应机理,反应级数为2.0。  相似文献   
38.
39.
国内外纺织服装材料循环利用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资源匮乏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全球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纺织品,对其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简单介绍了国内外纺织废弃物回收的现状和方法,包括纺织废弃物的回收渠道、鉴别方法、分类方法和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  相似文献   
40.
以废旧聚酯(PET)纺织品为原料,加入不同量的乙二醇使其醇解,经液相增黏制得再生PET切片。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再生PET及纯PET的流变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再生PET流体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其流变行为与纯PET基本相同;在同一温度和剪切速率下,再生PET的熔体特性黏数小于纯PET熔体特性黏数;再生PET的黏流活化能(Eη)大于纯PET的Eη,最高达到246.1 kJ/mol;不同再生PET对温度有不同的敏感性,在纺丝加工时应采用不同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