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3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引入应用技术研究,使学生的课程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增强了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学生学习空间与形式也多样化了;并且解决了项目化教学的诸多问题,如学生素质问题、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知识的系统性问题、项目的设计不合理问题、校企合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Na2CO3为活性组分、泡沫炭(CF)为载体,本文借助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a2CO3/CF非均相固体碱催化剂,通过SEM、SEM-EDS、FTIR、XRD、BET对其结构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显示:Na2CO3/CF的比表面积为182m2/g,负载的Na2CO3以细小颗粒的形式均匀分布于CF泡壁表面,平均粒径<350nm。以菜籽油-甲醇体系为对象,分析了Na2CO3/CF的催化活性及重复利用性,并对酯交换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Na2CO3/CF用量为油重10%、反应时间180min、醇油物质的量比为27∶1、反应温度65℃的条件下,反应转化率高达97.80%,该催化剂重复利用5次,转化率仍可达94.48%。研究结果对开发以强碱弱酸盐为活性中心的碳基固体碱高效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对木质素基丙烯酸型农林保水剂合成反应规律进行了探讨,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研究了反应机理,并构建保水剂的结构模型,分析了保水剂吸水前后的表面结构;得到木质素基丙烯酸型农林保水剂合成反应机理基本上与一般高分子化学的规律相同,在合成反应中聚合反应是烯烃的加聚反应,绝大部分是属于连锁聚合反应机理,其中以自由基聚合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个在Linux操作系统下实现的基于Root图形界面的通用探测器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任意设置,实现对高压的控制,实现计数率曲线和效率曲线的自动化测量,以及在不同高压下的信号幅度、电荷量和时间量等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15.
16.
赵建兵  王世兵 《河南化工》2014,31(12):33-36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酰胺(AM)为聚合单体,以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聚合得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考察了聚合单体的质量分数、引发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p H等因素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的CPAM的较优聚合条件是:聚合单体的质量分数为15%,引发剂0.3%,反应温度80℃,p H值为7,反应时间为3 h,相对分子质量可达5.91×106。  相似文献   
17.
我为CEC—Ⅰ编了一个通用发音程序(程序一),适用于Apple Ⅱ的各种兼容机。程序用法说明:$9000一$9099语音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18.
以大宗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为原料, 借助高温焙烧制得了玉米秸秆生物炭, 并通过对水中铅镉的吸附实验, 考察了高热解温度生物炭的重金属脱除性能。结果显示: 800 ℃焙烧所得玉米秸秆生物炭以块状及棒状形态为主, 孔径以微孔居多, 灰分中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占比较大; 在25 ℃、pH值4、960 min、Pb2+、Cd2+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429.24和280.34 mg/L时, 生物炭对Pb2+和Cd2+最大吸附量分别为94.79和24.47 mg/g; 该去除过程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 在铅镉初始质量浓度均为150 mg/L时, 所得平衡吸附容量可达69.0、24.4 mg/g; 热力学分析显示, 该去除过程为吸热熵增过程; 而共存离子吸附实验显示, 铅离子对镉离子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高热解温度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水中铅镉的去除过程是物理吸附与化学沉淀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对国外航天测控系统安全现状及我国航天测控系统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从测控系统内部、外部的安全现状中找出薄弱环节,指出了测控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测控任务安全控制策略,以增强我国航天测控系统的平战结合与容灾抗毁能力。  相似文献   
20.
赵建兵  张豹  郭庆  韩浩 《陕西煤炭》2023,(2):68-71+81
延安市禾草沟煤矿50113工作面为孤岛开采,50113工作面南侧50115工作面回风巷施工期间,倒车硐室布置于工作面保护煤柱内。考虑到孤岛开采所存在的冲击危险,采用窄煤柱沿空掘巷使巷道处于邻近工作面采空区侧向应力降低区以内,从而降低冲击地压危险。50113回风顺槽窄煤柱掘进期间过临空硐室段存在揭露采空区、区段煤柱变窄导致“临空硐室”附近瓦斯积聚、超限,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异常及“临空硐室”段水害、支护困难等问题。通过采用超前瓦斯抽放、超前探放水、超前注浆等方法,实现水与瓦斯超前治理、保证临空硐室充填的密实度强度,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