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GE微机型发变组保护定值设置分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微机型发变组保护的应用,在定值设置上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常常造成保护误动引起机组跳闸。而原因往往并不是定值数值大小整定错误。本文以GE的微机保护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非传统数值设置为例,展开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对微机型发变组保护定值设置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2.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长8超低渗透油藏地质与流体特征,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和等效网格加密技术建立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单井数值模拟模型.利用数值试井的手段,研究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渗流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渗流主要分为6个阶段,且表现出双重介质的特性;井筒储集系数的大小决定着垂直径向流是否出现,驼峰峰值随表皮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主裂缝导流能力主要对前期和中期渗流阶段影响较大,裂缝半长对无因次压力和压力导数的影响较小;改造区渗透率对无因次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位置及形状产生较大影响;应力敏感的存在会使无因次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上移,但各个渗流阶段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3.
CO2驱油与埋存技术既可以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又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重视,我国近些年来已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基于分流理论,提出一套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与埋存潜力评价方法,并针对新疆油田进行了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地质埋存潜力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水驱后转CO2气驱比连续水驱原油采收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CO2混相驱比非混相驱的采收率和地质埋存潜力大.评价结果表明CO2驱在新疆油田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靠、快捷的CO2提高采收率与埋存潜力评价方法及步骤,将可为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开展潜力评价提供可靠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4.
随着虚拟现实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产品的在线展示已经成为企业宣传与销售的重要手段。而如何实现产品的三维可视化展示及动态交互设计已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比其他已有展示系统的优劣,结合最新三维虚拟展示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3Ds Max与Virtools的三维虚拟产品展示系统。系统以某汽车展厅为原型,用户可以登录系统,观看逼真的三维虚拟场景,并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  相似文献   
75.
致密储层基质和裂缝一般表现为强应力敏感性,同时由于储层的致密性,基质和裂缝经常会表现为非稳态窜流特征,影响井底压力曲线的形态和特征,进而影响解释结果。目前国内外尚缺少同时考虑应力敏感及非稳态窜流的井底压力分析模型。参考典型致密油藏体积压裂直井的微地震监测数据,设计体积压裂直井渗流物理模型,同时考虑应力敏感和非稳态窜流,建立体积压裂直井井底压力数学模型并求解,进而获得井底压力的双对数曲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敏感系数αD越大,压力导数曲线上翘幅度越大,压裂未改造区致密油径向流动阶段越不明显;非稳态窜流系数λm越小,窜流出现时间越晚,窜流阶段的下凹幅度越大,窜流渗流过程持续时间越长,压裂区域的裂缝径向渗流过程越弱。该井底压力分析模型应用表明,相较于未考虑应力敏感及非稳态窜流的模型,更能准确地确定压裂区域的半径及相关储层参数,提高致密油藏直井体积压裂相关参数的解释精度,故可推广到致密储层参数反演或试井解释分析中。  相似文献   
76.
为解决低渗致密气藏水平井的探测半径计算问题,建立了考虑渗透率动态效应和盈利敏感下水平井渗流模型,并以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藏为例,采用数值离散法得出水平井探测半径。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藏水平井探测半径曲线的拟合系数为1.2~1.3,小于未考虑渗透率动态效应和应力敏感的情形;水平井探测半径由小至大依次为考虑动态渗透率和压力敏感效应的情形,只考虑动态渗透率效应的情形、只考虑压力敏感效应的情形和不考虑动态渗透率和压力敏感效应的情形;其中,渗透率动态效应对探测半径的影响比压敏因素更显著。该研究对低渗致密气藏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赵晓亮  谢巍  辛欣 《地矿测绘》2010,26(1):1-2,23
介绍了潮滩淹没可视化仿真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阐述了潮滩淹没可视化仿真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讨论了研究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难点问题,同时指出了最终研究的目标。最终,为潮滩动态淹没可视化仿真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思路和相应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8.
为进一步强化沸腾换热,通过在固体加热器的上壁面附近嵌入多段低导热材料板,实现了沸腾换热的受热面上的温度随空间的交替变化。采用单组分多相LBM,考察了低导热材料板的数量和间隙间距对沸腾换热性能和气泡动力学的影响,从微观角度揭示了添加低导热材料板强化沸腾换热的机理。结果表明:气泡动态行为随间隙间距的增大而发生变化,会出现气泡合并、独立生长等气泡脱离过程。结合气泡动态行为、温度场和流场分析,发现气泡首先会在间隙受热面处成核生长,脱离气泡的涡流可以促进生长气泡在受热面的横向迁移和合并过程,在一定间隙间距范围,气泡会相互融合形成较大的液桥,液桥的存在能够促进受热面气泡根部周围微层的蒸发,推动了间隙受热面处的冷流体再润湿过程。添加多段低导热材料板,间隙处热量积聚、气泡合并形成液桥、间隙受热面的再润湿、气泡横向迁移和多气泡的快速合并等这些过程的共同作用强化了沸腾换热性能。  相似文献   
79.
随着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关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已逐步健全完善,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已不再是过去老旧的重进度、重效益、轻质量、轻安全模式.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大型生产、建筑、建造企业已把安全管理作为工程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第一要务来抓,"安全生产高于一切"已越来越成为各行业的共识,但如何能够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电力行业DCS控制系统发展现状、技术基础、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DCS控制系统在电力行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