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本工作用胎面再生胶与聚乙烯树脂共混制取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共混工艺、交联体系、橡塑比、树脂种类、软化剂等对共混体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中温制母胶工艺、S/DCP并用硫化体系、用LLDPE与HDPE并用树脂组分可制得物理机械性能较好的聚烯烃型热塑性弹性体(TPO)。本材料可以顺利地挤出成型。还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共混体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酸铵PNP在乙烯-辛烯共聚物中的应用,考察了阻燃剂用量对体系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偶联剂SB来改善体系力学性能;讨论了PNP与Al(0H)。并用对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5份PNP,加入2%的偶联剂可使体系拉伸强度达到11.18MPa,氧指数达到27.8。可以实现低填充量、高效无卤阻燃。  相似文献   
23.
以动态硫化法分别使用 LDPE、LLDPE和 HDPE,制备了废胶粉/PE热塑性弹性体。交联共混条件:废胶粉粒度<80目,PE为 LLDPE/HDPE=65/35(质量比),废胶粉/PE=60/40,硫化剂用量为2.0份。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共混物,可以返炼模压和挤出成型,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共混体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24.
采用不同熔体流动速率的聚1-丁烯改性聚丙烯(PP),研究了聚1-丁烯的含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1-丁烯加入量的增大,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大,韧性得到改善,而刚性有所下降;比较发现4种聚1-丁烯中共聚聚1-丁烯对PP的增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对聚丙烯进行结晶细化改性的方法.如加成核剂、与高分子材料共混以及控制温度等。对聚丙烯结晶细化领域的研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6.
本文根据动态硫化理论,以顺丁胶和聚烯烃树脂为基料,采用硫磺交联体系,使用密炼机进行共混,制得了不同物理力学性能的热塑性弹性体。并就其组成及交联剂用量等条件对材料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7.
增强HDPE用玻纤的活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料、以短玻璃纤维(GF)为增强组分的复合材料中玻纤的增容改性效果,增容体系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活化后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8.
将涤纶短纤维(F)与胎面再生胶(R)进行共混,并加入粘合剂可以制得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复合材料(SFRC)。实验结果表明,当F含量为8~9质量份,F的L/D=643,D=14μm时,补强效果较好;加入粘合剂HRH和RH的SFRC试样,其拉伸强度比不加粘合剂时提高0.4~3.1MPa,由于白炭黑有增粘作用,HRH比RH更好些;加入新型粘合剂GBS,可使SFRC的主要力学性能接近或超过用新橡胶制得的SFRC。  相似文献   
29.
30.
聚氯乙烯耐热性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孙立梅  陈占勋 《聚氯乙烯》2002,1(2):6-10,29
介绍了采用各种类型的热稳定剂、耐热高聚物、无机填料、交联、氯化、纳米复合等方法和手段改善PVC制品的耐热性能 ,并对改善PVC的耐热性进行了展望 ,指出了今后研究开发出来的热稳定剂应低污染 ,性能价格比平衡 ,且与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和协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