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研究了用粒径为90~100 μm的ZnO粉末制备压敏陶瓷时的致密化过程,用TG-DTA技术测定了烧结过程中的有关特性,考察了烧结温度、掺杂氧化物的量等对烧结体收缩率、烧结密度、气孔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大粒径的氧化锌粉末制备的氧化锌陶瓷体在825~900℃之间的收缩率、气孔含量的变化非常迅速,其陶瓷体内无明显的固相反应,而在900~1300℃之间的收缩率、气孔含量的变化不如前者明显,但其烧结体内部的固相反应却十分剧烈,该阶段是压敏陶瓷形成非线性特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基于RBAC模型的安全访问机制建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是一种方便、安全、高效的访问控制机制。介绍了软件系统安全控制策略,分析了RBAC的基本思想和用户角色分配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的RBAC建模思想,并用标准建模语言UML的交互图描述RBAC的授权流程,从而使系统开发人员有效理解RBAC模型并建立基于角色的系统。文中还给出了在数据备份系统中运用RBAC实现用户权限管理应用模型的实例。  相似文献   
73.
前几日,在联想官方网站看到旗下的“联想一键恢复”已经悄然升级了,于是想对笔记本的一键恢复升下级,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功能,漫长的下载等待后开始了安装………  相似文献   
74.
陈建勋 《云南建材》2011,(17):140-141
本文笔者根据工程实践,在工程中主要介绍了全站仪与CAD结合应用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确保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5.
为探究单斜构造软硬互层围岩隧道在不同岩层倾角下的变形特征,以渭源至武都高速公路木寨岭隧道工程为依托,对炭质千枚岩和砂质板岩互层围岩隧道开展了现场调研和现场监测,分析了隧道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 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不同岩层倾角下的隧道变形规律; 针对不同的变形特征,总结了针对性的隧道变形控制措施。结果表明:隧道变形主要受岩层倾角和地下水影响,在单斜构造地层条件下隧道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变形,隧道一侧岩层易发生弯曲变形和破坏,建议采用“非对称布设和长-短组合搭配”的预应力锚索对围岩进行主动加固; 在地下水汇集的情况下,隧道另一侧岩层易沿弱面发生顺层滑移破坏,应注意排水,避免地下水在初期支护背后汇集,减小地下水对围岩稳定性及初期支护变形的影响; 当岩层倾角小于50°时,隧道变形表现为沉降大于水平收敛; 当岩层倾角大于50°时,隧道变形则表现为水平收敛大于沉降; 隧道最大沉降随岩层倾角呈三角函数规律变化,当岩层倾角为40°~50°时,隧道沉降达到最大值; 最大收敛变形随岩层倾角呈指数规律变化,即岩层倾角越大,隧道收敛变形越显著。  相似文献   
76.
采用基体改性技术将ZrC引入C/C复合材料中,制备了一种新型的C/C—ZrC复合材料。通过氧乙炔焰烧蚀实验,研究了ZrC含量及烧蚀时间对C/C—ZrC复合材料高温耐烧蚀性能的影响。用XRD和TEM对烧蚀后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rC被氧化的主要生成物为ZrO2,伴有少量ZrC和C,含26.46%ZrC的C/C—ZrC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焰烧蚀50s后,在材料表面生成致密的ZrO2膜,阻挡了氧对基体的扩散,并有隔热作用,有效保护复合材料被烧蚀和冲刷。实验表明,复合材料在高温氧乙炔焰烧蚀20s后,线烧蚀率和质量饶蚀率分别为0.012mm/s和0.0033g/s,比C/C复合材料分别降低7.6%和50%。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环路重力热管(LGHP),并提出一种基于VOF方法的简化两相流数值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热管蒸发器内部气泡的产生和干涸区的位置,从而研究蒸发器内部工质的流动特性。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改进了蒸发器的流道结构,以延缓水平放置时蒸发器干涸区的出现。通过实验验证发现改进后蒸发器的传热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蒸发器中制冷剂的液相积存量得以提升,使其极限热通量(CHF)提高到140 kW/m2(加热功率2000.7 W),为改进前CHF的两倍。证明该简化模型在模拟干涸区位置方面具有准确性,可以为进一步的设计和改进平板蒸发器流道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孔隙结构复杂,产能差异大,气藏高效开发和长期稳产面临挑战,急需开展地层条件下衰竭开发规律的针对性研究。为此,采用二级CT扫描技术精细描述了气藏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并通过岩心实验研究地层条件下孔隙结构和束缚水对衰竭开发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孔洞和裂缝的发育与分布不均是该类气藏非均质性强、产能差异大的主要原因;产气量主要受孔隙度的控制,阶段采出程度与渗透率接近对数关系;当井底压力为15 MPa时,孔隙型、孔洞型、裂缝-孔隙型和裂缝-孔洞型储层的平均阶段采出程度分别为47.43%、48.21%、59.90%、62.14%;裂缝-孔洞型储层的储量、产气量、阶段采出程度均相对较高;孔洞型储层的储量高、产气速度低,“高孔低产”特征明显;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储量低、产气速度快,稳产周期短;孔隙型储层的储量和产气速度均比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深层高压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选矿厂加药机计算机控制系统阐述了运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PIC技术,对选矿关键设备加药机进行控制的方法。并介绍了加药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80.
基于接触力学和非线性振动理论,考虑了钢管轧制过程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因素,建立了钢管的两自由度非线性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激励频率和压下量等变化参数对钢管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钢管轧制中会出现混沌状态,破坏轧制的稳定性;合理的压下量可以减小钢管振动速度,提高钢管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