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QQ中视频抓的图是BMP格式的,在很多地方是不能上传的。这里可以用QQ来转换图片格式,把保存的BMP格式图片打开,放在一边,不要最大化。然后打开和一个在线好友的聊天界面,点捕捉屏幕(热键是“Ctrl Alt A”)。  相似文献   
42.
臭氧已成为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亟待治理。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铜、锰金属盐和柠檬酸为原材料合成Cu-Mn臭氧分解催化剂。通过合成方法调节,优化催化剂臭氧分解能力,并在空速200000 h^(-1)、湿度80%条件下考察催化剂的臭氧分解性能。利用XRD、SEM、H_(2)-TPR、O_(2)-TPD、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发现,添加碳酸氢钾/钠制备的催化剂为Mn_(2)O_(3)和CuMn_(2)O_(4)两相混合氧化物,结晶度良好,在反应温度35℃时,反应时间35 h内臭氧分解效率高于95%,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表征结果显示,该催化剂比表面积高达199.7 m^(2)·g^(-1),具有较好的O_(3)表面吸附能力,其优良的氧化还原性能可以为O_(3)分解提供更多参与反应的氧空位,使催化剂获得优良的O_(3)分解性能。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决以传统人工示教方式确定双机械臂协作装配位置的局限性和随机性,以双机械臂轴孔协调装配为工程背景,针对协作装配过程中机械臂的整体运动灵活性和轨迹规划,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多次寻优,求解整体全局灵活性最优的装配位置,并基于最优位置进行了多目标轨迹优化。分析了双机械臂协调装配过程中的运动约束关系,以可操作度为灵活性评价指标,提出了双机械臂协作装配系统的可操作度评价方法,以此构建优化目标函数,采用粒子群算法,在双机械臂协作空间中求取系统全局可操作度最优的装配位置;基于灵活性最优位置,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以时间、能耗、冲击为目标进行了轨迹优化,并在Matlab机器人仿真平台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将灵活性指标运用到轨迹规划中,能提高机械臂作业效率,降低能耗与冲击损耗;且整个运动过程可维持较高可操作度,能有效规避传统人工示教方式的随机性,实现双机械臂协作装配的最优灵活性轨迹规划。  相似文献   
44.
针对多机械臂协作系统模型的协作空间及奇异点问题,采用蒙特卡罗法和包络法进行分析.采用标准D-H参数法建立坐标系,在Matlab中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求出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方程;采用蒙特卡罗法得到各机械臂的工作空间,采用包络法提取公共区域点,得到多机器人协作系统的协作空间及各个机械臂在协作空间内的关节角范围;提出了一种计...  相似文献   
45.
在工科教学中,工程知识碎片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阻碍了对工程知识的有效建构。应强化知识综合,不断关联工程背景、相关学科知识。工程专业的学习置于工程问题空间,将工程问题贯穿于工程知识建构过程,以解决工程问题为导向。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将知识学习与研究问题相结合,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为平台,进行工程知识的关联与综合,帮助学生实现工程知识的整合与重构。  相似文献   
46.
本项目皮带机栈桥在使用一年之后出现下挠度超标,通过进行现场调查,对焊缝质量进行检测,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桁架的强度和刚度均存在不足,原设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基于此提出了加固处理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和研究,最终确定了最优方案。该方案实施便利、成本低、作业时间短,圆满地解决了此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47.
围绕机械设计的课堂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实验教学等阐述了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包括引入案例式教学、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促进课程设计的改革,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开展实验教学改革,等.  相似文献   
48.
为了优化Cu2O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论文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相合成的方法通过调控反应温度制备出杂化Cu2O/Cu纳米粒子。利用SEM、XRD和N2吸附技术对Cu2O/Cu纳米粒子的形貌特征和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同时,也研究Cu2O/Cu纳米粒子催化降解甲基橙(MO)的效果和降解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杂化Cu2O/Cu纳米粒子为“鹅卵石”形状,粒径尺寸范围在20至40nm之间,与纯Cu2O粒子相比相比,杂化Cu2O/Cu粒子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的特点。由于杂化材料中引入了Cu纳米粒子,促进了Cu和Cu2O和之间的界面电荷转移,使得Cu2O/Cu纳米粒子展现更优异的催化性能。Cu2O/Cu催化降解MO的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经过四次循环使用后,杂化Cu2O/Cu仍然能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9.
景德镇陶瓷工艺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史和技术史。要想全面叙述景德镇陶瓷工艺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本人只能在此抛砖引玉地谈点感想。一、景德镇陶瓷工艺的发展是中国南北方各地陶瓷技术的大融合中国陶瓷历史悠久,现代科技考古证实,至少在东汉晚期我国浙江上虞地区发明了瓷器,从此陶瓷工艺进入了  相似文献   
50.
大型商场潜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在基本元胞自动机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员安全疏散的二维随机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中考虑了人员距出口的距离、局部吸引力、绕行、墙壁和障碍物的排斥力等因素.用该模型对广州某大型商场一层平面内人员疏散进行了仿真研究,开发了人员疏散演示系统.该系统可动态演示人员疏散全过程,每个人员每步时都有确定的位置,为找出建筑结构中的不合理之处提供了依据.对比分析了元胞邻域选取不同时的疏散情况,发现Moore型邻域比Von. Neumann型邻域有更高的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