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晶须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介了晶须的结构和种类,综述了无机晶须在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及橡胶材料中应用的研究概况,并介绍了无机晶须表面改性在复合材料制备中的研究进展;同时简述了新型绿色环保纤维素晶须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2.
雷卫华  朱敬芝  许冰 《材料导报》2015,29(12):89-95
采用两种二氧化硅粒子填充α,ω-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含氢聚硅氧烷作为交联剂,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固化得到了加成型液体硅橡胶材料,对其流动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液体硅橡胶的粘度随着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量增大而逐渐增加,在超过临界分子量时粘度迅速升高,液体硅橡胶的力学强度在分子量28000~35000时出现极大值。随着动态扫描频率的升高,液体硅橡胶的动态粘度减小,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加。疏水气相法二氧化硅对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增稠效应大于沉淀法二氧化硅,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要小,在硅橡胶中的分散较为均匀、补强效果优于沉淀法二氧化硅,但可填充体积分数小。含氢硅油交联剂的含氢量在0.4%~0.8%,A 值(Si-H/Si-CH=CH 2比)接近1.1时,液体硅橡胶的力学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33.
中心库动迁改造工程作为今年中原油出物资供应处基建工作的重点工程,受到了濮阳市和油田领导的高度重视.物资供应处生产装备管理科科长赵振杰更是深感责任重大,他全身心扑在施工现场,一心一意当好"总管".  相似文献   
34.
本文通过对漯河市供水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概况的分析,阐明了漯河市利用南水北调供水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对漯河市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道输水方案、管道输水方案、河道与管道输水方案的难易程度、距离、投资、供水水质、保证率及管理运行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总结了各供水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漯河市利用南水北调工程供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Q/EPDM)配方对泡沫合金的结构、密度、硬度、压缩、拉伸、应力松驰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EPDM含量增加,泡沫合金的硬度、压缩强度、拉伸强度性能提高,而压缩永久变形、应力松驰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36.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Br-PDMS-Br)为引发剂,CuCl为催化剂,2,2’-联吡啶(bpy)为配体,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含有反应性环氧基的多嵌段共聚物PGMA-PBMA-PDMS-PBMA-PGMA。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热重分析(TG)方法对其分子量、分子结构、相形态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多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可控,多分散性低(PDI=1.14~1.40);在微观相上形成有序纳米结构,粒径大小100 nm~2μm;多嵌段聚合物低分解温度为270℃,高分解温度为48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由于引入反应性基团环氧基,大大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硅橡胶的三个重要组分--基胶、填料和交联剂对硅橡胶发泡过程的影响,综述了硅橡胶材料化学发泡和物理发泡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8.
采用末端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Br-PDMS-Br)为引发剂,CuCl为催化荆,2,2'-联吡啶(bpy)为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出结构明确的多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  相似文献   
39.
硅橡胶/EPDM/ⅡR共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的共混技术与硫化体系。对增容剂、共混比例等对共混胶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KH570适宜于作为共混增容剂;共混胶宜于采用DCP硫化,也可以采用硫黄硫化,随着丁基橡胶含量的增加,其力学性能有大幅度提高,并出现最佳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